-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0
- 44
- 19
- 2
- 107
- 81
- 75
- 67
- 49
- 51
- 31
- 29
- 26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渠春梅 韩兴国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2期 186-19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通过测定西双版纳两个热带雨林类型中226个植物种叶片的δ13C值,以其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物,研究了本地区热带雨林植物叶片δ13C值的特点及水分利用状况,比较了不同样线植物叶片δ13C平均值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δ13C平均值的差异。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豪 黄晓凤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2776-2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9年4月-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繁殖期和越冬期的栖息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确定了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宏毅 鲍毅新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3期 1109-1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影响种群的基因流,进而导致近交,降低个体生活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由于自身目前的濒危状况和生物学特异性,使得栖息地片断化对其影响更...
【关键词】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片断化;基因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克霞 王嵘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480-2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片断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有关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人类活动引发的片断化生境体系中.由于长期气候变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物种的种群之间天然情况下就存在隔离,对这些种群进行研究可以弥补人类活动引起的片断化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铭红 宋瑞生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3期 1137-1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使得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基本上已片断化.对位于浙、闽、赣、皖交界山区的6个以甜槠和木荷为建群种的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片断化样点共有物种69~142种.其中乔木层共有24~39种,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君 周守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3期 521-5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鉴别野生和栽培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的抗旱性,探讨其抗旱适应性的生理机制,对野生和栽培马蹄金进行了土壤水分胁迫处理,系统测定了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宏毅 鲍毅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7期 863-8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栖息地片断化指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自然栖息地被其它非适宜栖息地分隔成许多面积较小的斑块(岛屿)的过程.栖息地片断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也是威胁自然界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栖息地片断化将影响基因在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龙义 李伟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年24卷4期 339-3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匍匐茎型的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在自然生境中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彼此相连的分株通常受到水流、草食性鱼类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分离或者枝条片断化,片断化的枝条在新的生境中再生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润成 杨焕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8期 1441-14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山西霍山暖温带森林植被片断化后不同地带不同群落边缘的边缘植被的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D),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边缘效应强度指数(E)和各层次各物种的重要值(IV),对霍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缠民 廉振民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6期 1222-1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多样性指数、排序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了南泥湾片断化森林的蝗虫群落结构,并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解释.结果显示:在南泥湾,树木破坏不严重的片断化森林,随森林面积的减小,林缘草层蝗虫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林中草层蝗虫密度、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