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15
- 8
- 78
- 15
- 43
- 21
- 16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卜菲菲 王鹏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5卷4期 375-378页
【摘要】 新安医家洪桂,家传世医,幼承家学,精通内科杂病.撰有《抑隅堂医案》,后以《洪桂医案选》入录于《新安医籍丛刊·医案医话类(三)》中,另一著作《月芬夫子医案》收入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珍稀中医稿钞本丛刊·新安卷》.洪氏临证涉及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萍 刘更生 等 《医学与哲学》 2020年41卷11期 69-75页ISTICPKU
【摘要】 《圣济总录》是宋徽宗敕撰的大型方书,在国内外流传过程中有多种版本存世,如元大德本、明抄本、清乾隆刻本、日本聚珍本、日本抄本等,钤盖的官私印章尤多,既有著名藏书家如范行准等私人印鉴,又有"京师图书馆"、"中央图书馆"等官方印鉴,同时还有"安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飞 闫小光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9卷12期 1267-1270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一部旷世奇书,近两千年来,对它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各家著述颇多,可以说创造了针对于一部书而著述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目前在中医界流传的主要版本有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唐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16卷1期 23-25页
【摘要】 <篇首> 宋本<伤寒论>指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刊雕之本,所据底本为荆南国末主高继冲所献,笔者对该本所据古本逐代进行洄溯与考证,成<高继冲本伤寒论所据古本溯源>一文;本文所考者为宋本既刻后之流传与演变.两文合读,可得仲景<伤寒论>版本流传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含森 郭玲 《中华医史杂志》 2002年32卷1期 26-28页MEDLINE
【摘要】 流传至今的《类经》版本不少,有些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明刻本可能为目前所知《类经》的最早版本.《类经》之版本流传有两大类型,即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和不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金阊童涌泉本、天德堂本等明刻本为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菲菲 王鹏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5卷6期 610-613页
【摘要】 通过研读古籍《唐竹轩先生医案》《舟山医案》,总结归纳清代新安医家唐竹轩的内科证治特色.综合分析唐氏224首内科杂证验方发现,唐氏临证特色有四,即专于明证,重视辨病辨证辨经;执繁就简,倡用药平正轻灵;调理肺脾,尤强调益气扶正;巧用报使,注重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宁 朱华 等 《科技视界》 2023年14期 73-75页
【摘要】 《本草纲目》成书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版本众多,影响力巨大,中外各图书馆都藏有不同版本的《本草纲目》,时至今日仍在被研究影印.本文简单介绍了《本草纲目》在国外的流传情况,整理罗列了国内一祖三系的古籍版本系统,讨论了以金陵本为底本的现代影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鸿涛 李敬华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11期 738-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宋·初虞世撰,书中记录了36篇短文,收载了唐(含唐以前)和北宋时医家的一些验例、处方,也反映了初虞世本人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1].该书刊行后,因其纪效翔实、切用明验,而为当时及后世所重,以致许多史志书目、名医著述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新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8卷7期 201,203页
【摘要】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传世之作,对于中医学的价值不言而喻.但由于年代久远,其版本众多,内容差异也较大,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本文试图从历史朝代入手,梳理《伤寒论》主要版本的流传情况,阐明文献价值,提出争议存疑,使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