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4
- 35
- 5
- 2
- 1
- 13
- 10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伍丽静 陶奕伟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33卷3期 244-251页ISTIC
【摘要】 根面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疾病,全球平均患病率为41.5%,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率低、再治疗率高的特点.根面龋主要由核心微生物群诱导的生态失调引起,有多种危险因素,包括牙龈萎缩、根面暴露和唾液功能障碍.传统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如氟化物、矿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妍 彭显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31卷11期 813-818页ISTIC
【摘要】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宿主、食物、时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龋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游离糖是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食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游离糖与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阐明游离糖引起龋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探索龋病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佳 胡欣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31卷4期 295-300页ISTIC
【摘要】 龋病发生发展与牙菌斑生物膜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调控口腔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重要因素.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耐受能力会影响其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竞争力.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调控机制包括合成还原酶、通过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庆楠 尚佳健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29卷4期 267-272页ISTIC
【摘要】 龋病作为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生态菌斑学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者们能够从微生物角度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群分布、菌群多样性、菌斑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儿童龋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菌群多样性的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娅玲 周学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30卷3期 201-202,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菌斑中存在着活跃的尿素代谢,其产物在调节牙菌斑微生态平衡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菌斑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合成尿素酶,在酶促作用下,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在调节菌斑pH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牙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近年来牙菌斑尿素代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俐 边专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29卷4期 216-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菌斑是一种由特化的微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的群落,这些特化微生物因其基因结构便于蛋白质高效标准化地重排而具有迅速的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牙菌斑中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研究近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小洁 黄玉晓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 140-141页
【摘要】 口腔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微生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学科,也是连接医学基础和口腔临床的桥梁课程.开展口腔微生物学临床见习,以微生态为主线,将微观的口腔微生物形态进行宏观转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上的口腔微生物与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相关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丹阳 张锦龙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16年44卷7期 767-770页ISTICCA
【摘要】 牙菌斑是口腔内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等多种菌属微生物细胞与胞外多聚物基质组成的复杂的三维结构,粘附、定植于牙齿表面,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生物膜(biofilm,BF)[1]。已有研究表明,存在于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利用一套完全不同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向宇 郭卯丁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22卷6期 587-5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天然植物成分(柠檬提取物LPE)对变形链球菌在光滑玻璃表面粘附作用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天然、无毒副作用的口腔局部抑菌剂、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特别是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细菌附着物洗脱液培养菌落记数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嘉玲 徐依萍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3年50卷1期 340-3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周病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是其必不可少的始动因素,可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衡和宿主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牙周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主要是机械清除牙菌斑生物膜和牙石,但治疗效果具有局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