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8
- 11
- 85
- 45
- 8
- 4
- 2
- 25
- 10
- 10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瑞 方敏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年23卷6期 476-4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双特异单链抗体(scBsAb)介导的Jurkat细胞(CD3+)及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探讨其用于卵巢癌治疗的可能性. 方法以抗人卵巢癌×抗人CD3 scBsAb激活效应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岩 谢甲贝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8年25卷4期 334-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靶向EGFRvⅢ的第三代CAR-T(EGFRvⅢ/3CAR-T),检测其在体外和体内对EGFRvI+ U87胶质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三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EGFRvⅢ/3CAR慢病毒(L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同国 郭志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17期 1184-11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冷冻联合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对前列腺癌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数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复制前列腺痛皮下移植瘤,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GM-CSF组(B组)、冷冻治疗组(C组)、冷冻联合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正茂 刘洁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9年31卷7期 505-5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转染CD40配体(CIMOL)的卵巢癌细胞株OVHM(CD40L-OVHM)体内抗卵巢癌肝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6~8周龄的C57BL/6N×C3H/He杂交一代(B6C3F1)雌性小鼠5只,经小鼠脾脏内接种OVHM,应用HE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晓煜 王竹 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15卷1期 54-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MWA)灭瘤联合瘤内接种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的效能.方法 采用GM-CSF联合IL-4体外培养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DCs,于第6天收集使用.建立C57BL/6小鼠皮下Hepa1-6肝癌模型,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翘 程兵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7年27卷4期 232-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TE-1的杀伤效应.方法 用弱酸洗涤法获得食管癌TE-1细胞的抗原肽,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食管癌抗原肽,用负载该抗原肽的DC制备特异性CT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旬 甄林林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年21卷5期 367-3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PGE2)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抗原负载小鼠树突状细胞(DC)迁移能力及抗乳腺癌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DC,负载乳腺癌抗原后加入PGE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红 郝嘉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年14卷4期 272-2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设计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新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并研究其抗肝癌的作用.方法以阳离子抗原肽为桥梁,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hTERT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TCAE中,再将多肽和核酸疫苗结合于同一疫苗颗粒,转染并鉴定其免疫...
【关键词】 癌,肝细胞;癌症疫苗;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振宇 于黎黎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2卷4期 632-6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标记抗体导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与免疫抑制剂MTX交联制备成直接和间接标记抗体,使之对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特异的杀伤作用,用免疫荧光法检测Fc段结合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明 刘剑勇 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11卷8期 547-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本文旨在探讨H22细胞和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