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1
- 6
- 5
- 3
- 1
- 1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春艳 李琦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44卷3期 386-3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酒精相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特征,探索犯罪行为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酒精相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酒精使用信息、作案前后精神症状、犯罪学行为特征及鉴定意见.[结果]慢性酒精中毒组的饮酒史25.0(13.3~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威 刘洪广 《心理研究》 2022年15卷6期 549-557页
【摘要】 犯罪思维模式是指有助于实施和维持习惯性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思维内容和认知过程.作为一种扭曲的认知模式,犯罪思维模式对犯罪行为、再犯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犯罪思维模式的形成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人格特征、低自我控制、精神病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文凤 马辛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年45卷5期 288-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其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93例,无暴力犯罪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80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永富 胡麟 等 《疾病控制杂志》 2007年11卷6期 653-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暴力性伤害(assaultive injury)是指非法故意或过失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犯罪行为,是世界各国刑法打击的重点,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暴力创伤性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流行病,是世界各国造成人群暂时或永久劳动能力丧失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少艾 方冰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年14卷3期 250-251,2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暴力罪犯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与人格特征、减点-攻击反应(PSAP)测试等犯罪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以122例青年男性暴力罪犯为研究组,30例某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兰萍 田新民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8期 2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在押男犯人个性心理特征,为犯罪行为的预防和矫正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量表(MMPI)对福建省某监狱在押男犯112人(研究组)和相应年龄医院职工112人(对照组)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基本量表T分,诈病、疑病、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文轩 高玉杰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1年13卷5期 20-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严重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卫生行政机关在卫生监督中发现相对人有违法行为,首先面临的是法律部门的适用问题。相对人违法行为的性质,即一般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水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年9卷3期 224-2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犯罪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世界上具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Eysenck采用自己编制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研究结果认为,造成青少年犯罪诸因素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明霞 第十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未成年人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他们大部分是初、高中在校学生,也有一部分是辍学待业或提前就业的。人们常用“花朵”来形容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能否健康成长,是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关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司法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权威 《校园心理》 2019年17卷2期 143-145页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屡见报端,犯罪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出犯罪主体年轻化、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等特征. 从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室友事件"到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投毒案",再到2016年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刺杀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