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2
- 5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胜前 《人类学学报》 2006年25卷1期 42-5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狩猎采集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了上百万年,尤其在晚更新世之末全新世之初他们的适应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单一.本文提出一个简约的模型来模拟狩猎采集者可能的适应行为的变化.这个模型利用我国431个气象站三十年的气候...
【中文期刊】 《人类学学报》 2006年25卷3期 195-20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晚更新世之末到全新世之初是史前人类适应行为发生急剧改变的重要时期,其代表性的变化就是食物生产的起源.考古发现的证据与生态模拟的预测、推导相对比,显示出良好的耦合性.考古证据还显示这个时期的狩猎采集者采用了多样的适应模式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中文期刊】 赵潮 《人类学学报》 2022年41卷2期 370-38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流动采食是狩猎采集者适应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重要策略.对不同时空范围内狩猎采集群体的流动性具体特征进行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史前狩猎采集者的人地互动模式、文化演进、社会转型等重要问题.本文以石制品技术组织理论为视角,结合相关研究...
【中文期刊】 仪明洁 高星 等 《人类学学报》 2013年32卷2期 156-16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狩猎采集觅食模式是1970年代以来在西方考古学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借助民族学资料及模拟研究,结合考古学、古环境学、古生态学的研究数据,对石器加工技术、人类行为、社会组织结构等进行模拟与重现.本文对西方考古学对狩猎采集觅食模式的应用...
【学位论文】 作者: 仪明洁 导师:高星 Bobert Bettinger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迄今为止,水洞沟遗址共发掘了9个地点,不同地点具有多样化的技术和人类行为特征,反映了人类的不同适应行为。研究显示古人类对遗址的开发年代主要集中于末次冰期间冰段和新仙女木事件前后两个阶段。水洞沟第12地点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的典型遗址,其文化...
【中文期刊】 陈胜前 《人类学学报》 2008年27卷3期 210-22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细石叶工艺产品是如何废弃的、受哪些因素影响、又如何在考古遗存中得到表现,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本文从考古遗存废弃一般过程的理论研究着手,确定影响细石叶工艺产品的因素包括史前狩猎采集者的生计策略,废弃过程中人们的行为选择两个方面;与此同时结...
【中文期刊】 韩芳 李冀源 等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5期 839-85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
【中文期刊】 魏偏偏 赵昱浩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6期 993-100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更新世古人类股骨干的形态特征对于理解人类的运动行为和体型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东亚地区此类化石稀缺且分布分散,增加了研究难度.本文系统对比了东亚更新世古人类股骨的形态差异,发现从早期到晚期,股骨干中部形态特征的变化与其他地区一致,表现为力学形状...
【中文期刊】 徐廷 陈虹 等 《人类学学报》 2023年42卷6期 751-76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是对吉林和龙大洞遗址2010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雕刻器的研究.遗址共出土石制品1253件,包括石器98件.石器中含42件雕刻器,约占43%;根据刃口位置可将其区分为斜刃雕刻器(A型)和直刃雕刻器(B型)两种.通过技术分析和微痕分析,本研究确...
【中文期刊】 曲彤丽 顾万发 等 《人类学学报》 2018年37卷1期 70-7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对郑州晚更新世老奶奶庙遗址从动物考古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埋藏学观察显示动物遗存的堆积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动物遗存主要由马科和原始牛构成,还包含羚羊、鹿类、野猪、犀牛等.对马科动物的分析表明:人类很可能把猎物整体搬运到遗址上进行屠宰.动物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