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5
- 7
- 3
- 3
- 2
- 1
- 18
- 7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晓梅 周微微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16卷3期 187-1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液体发酵猪苓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3000L发酵罐发酵生产猪苓菌丝体,95%乙醇提取,硅胶、凝胶等柱色谱方法纯化化合物,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猪苓菌丝体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燕 顾顺明 等 《工业微生物》 2001年31卷4期 1-4页ISTICCA
【摘要】 采用经选育的猪苓PU-99菌作为生产菌株,研究了其培养基组成,优化了深层发酵条件.在1吨罐中生产猪苓菌丝体:发酵36h,其菌丝体干重达2.3%,粗多糖含量为31.0%.对得到的猪苓菌丝体进行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并测定了猪苓多糖的分子量,分子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豆宏瑶 高慧娟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15期 113-116页
【摘要】 以菌丝体干重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猪苓菌丝体干重的影响。试验采用了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装液量和培养时间的条件下,测定猪苓菌丝体干重的,确定各单因素条件下猪苓菌丝体的最佳发酵条件,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广燕 李太元 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5年27卷2期 83-86页
【摘要】 通过人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法成功培养出猪苓菌丝体.用热水浸提法分别提取猪苓菌核和猪苓菌丝体中的多糖,并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其糖含量,进一步纯化处理后,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红外光谱图相似.通过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靖雯 赖长江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15期 2905-29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共生的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与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均为药食兼用真菌,具有降血糖、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猪苓菌核经菌丝体发育而来,其生长过程与共生蜜环菌有关;受其侵染,猪苓菌丝体可形成菌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洁 李太元 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0年42卷4期 8-16页
【摘要】 以长白山猪苓菌丝体和陕西猪苓菌丝体为研究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猪苓多糖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初步探讨其参与代谢过程的表达差异基因.通过对转录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质控共得到20999个Uni-gene.长白山猪苓与陕西猪苓菌丝体相比共有58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玲玲 朱国胜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0年49卷1期 91-94,97页
【摘要】 以不同来源的17个猪苓菌株为研究对象,基于菌丝干重、生长速度、多糖含量、菌丝细胞核数目以及菌丝颜色这5个筛选指标,用SPSS16.0对各个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U-02、GU-04、GU-06、GU-07-2、GU-15菌株的菌丝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太元 田广燕 等 《中国兽医学报》 2007年27卷1期 88-90,94页
【摘要】 通过人工液体浅层培养方式培养猪苓菌丝体,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猪苓菌丝体多糖(PPS1),经纯化测定其糖含量,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多糖;纯化鉴定的PPS1,通过小鼠进行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试验、E玫瑰花环试验、足跖肿胀厚度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红 顾芳红 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4卷4期 50-51页
【摘要】 <篇首>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我国以其菌核人药已有2000多年历史[1].1973年日本学者发现,猪苓多糖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2],以后的许多实验表明,猪苓多糖能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雯瑞 陈德育 等 《菌物学报》 2014年33卷2期 218-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10个不同来源的伞形多孔菌(猪苓)菌株为材料,通过ITS序列分析比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基于菌落、菌丝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菌丝体干重和产糖能力5个方面的14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