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7
- 4
- 1
- 58
- 2
- 65
- 21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吉利明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5期 576-581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素问注证发微》中马莳辩驳王冰注文的特点,探析马注与王注的关系.[方法]查阅《素问注证发微》中马莳辩驳王冰的注文,分析马莳对王注提出的批评性观点,对比马莳与王冰对经文的不同理解,从用语表达、解经方法、医理阐发三个方面归纳马注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婷 白鹏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11期 1230-1234页ISTIC
【摘要】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唐代医家王冰对《黄帝内经》原文的注语,虽被现代医家奉为温补肾阳的圭臬,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尚有存疑.笔者基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并结合临床案例,提出益火之源在于助心阳,强调了助心阳在指导针灸扶阳抑阴、温脾散寒、温补肾阳等方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壮 李良松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4卷10期 1805-1808页ISTICCA
【摘要】 不同于传统的三因理论,王冰在《内经》注中提出了四病因说,将病因分为"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四类,但因此内容独特,后世仅在《儒门事亲》中有所回应和发展.《儒门事亲》对四病因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翎笙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6期 445-4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较成系统的医学典籍.通过探索上古文献普遍传承规律,本文对《黄帝内经》一书理论内容与文本体例两层次的源流展开梳理.《黄帝内经》理论内容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周官医学时期,几经世代口耳相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转化为以书面文本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峨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39卷2期 1-3页
【摘要】 从对古籍用例及训诂专书的考察可知,"蒇"有"谨慎从事、勿废慢于事"等意义.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的"蒇谋"是"审慎地思谋"之义,谓在理解医理基础上,将之恰切地运用于实践.该词非"臧谋"之讹,而解释为"完备的谋划"亦不确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达池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9期 708-7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古文献的注释整理,是中医学理论传承的纽带.《素问》依托王冰的注释而得以流传.王注不仅使《内经》理论大为彰显,还给后人整理注释中医古文献留下了许多方法论上的启示.王注用以经证经,以经证注的内部求证之法,使《内经》原理多处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怀之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0期 1881-1882页ISTICPKUCA
【摘要】 王冰编次<素问>,是在全元起本及别本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全元起本<素问>、通行本<灵枢>、通行本<素问>的篇目卷次,认为全元起本<素问>及通行本<灵枢>,前后篇目内容安排杂乱,缺乏相关性.而王冰编次的通行本<素问>,内容论述集中,系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本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5期 776-777页ISTICPKUCA
【摘要】 唐·王冰在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的同时,撰注了<天元玉册>一书.在专事五运六气之学的同时,兼论了"九宫八司"等天文学知识,60年气运变化规律,交司时刻以及发病、用药规律等.是对"七篇大论"的补充,进一步丰富了王冰所传扬的运气学之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理军 张登本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3期 447-450页ISTICPKUCA
【摘要】 王冰<素问>注,是研读<素问>的楷本,其全面继承了道家的学术观点,将自己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就与道家思想有机结合,使医学理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得到全面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冰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为唯物主义道气观;顺乎自然,清静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本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4期 586-588页ISTICPKUCA
【摘要】 唐王冰在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的同时,"别撰<玄珠>,以陈其道".今本<玄珠密语>已非王冰所作之旧,是唐后他人托王氏之名而传,但仍以五运六气理论为主旨,羽翼了"七篇大论",充实了运气之学的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