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9
- 98
- 13
- 9
- 41
- 38
- 31
- 21
- 17
- 66
- 28
- 22
- 21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铭 曾广能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1期 219-2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对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我国高校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办学条件不足、培养目标模糊及教学实践薄弱等问题;引发对于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的办学思考,并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多立安 赵树兰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1期 143-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纤维素为粘合剂,并以无纺布草坪植生带建植原理,通过简化生产工艺,选用几种生活废弃物为植生载体,对各类废弃物载体与草种的植生组合进行了建坪生产应用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种的植生组合,其成坪效果差异明显,这与草种本身特性密切相关;同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瑛 高甲荣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15卷2期 256-259页
【摘要】 创造适宜河溪生物栖息环境是河溪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之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人工化的河溪或平缓顺直的、激流的河溪通常不能为河溪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构建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的措施出发,论述了创造深潭-浅滩结构、改变河床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凤秋 于稀水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3期 173-175页ISTICCA
【摘要】 文章以生物工程专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专业课程交叉融合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实践探究.通过课程改革,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成圆 张九东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24年28卷4期 370-376页ISTICCA
【摘要】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以问题假设为驱动力,以实践验证为抓手,结合生物多样性、植物功能性状等科研热点,调动学生探索身边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实验课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包括植物多样性监测、比叶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磊 张坤 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4卷1期 93-96页
【摘要】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社会亟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研究.文章结合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贯彻科研教学融合理念,依托淮北煤矿塌陷区的地域优势,以学生学习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保山 刘烨凌 等 《环境工程》 2023年41卷9期 36-45页
【摘要】 城乡河湖水系在防洪排涝、水量保障、水质改善、景观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和价值.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河湖水系受到了多重胁迫,严重影响了河湖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复苏河湖生态,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实践.尽管城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文庚 王妍妍 等 《中国地质》 2022年49卷5期 1408-1426页
【摘要】 [研究目的]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口面临高砷地下水的威胁,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分布和变化是受到沉积环境、气象水文、矿物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强 陈婉琳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30卷4期 1179-1192页
【摘要】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面积最大的高原,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而黄土高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和西部开发的关键区,近年来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在黄土地区开工建设.如何处理好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建设周期;黄土重大工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