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5
- 1
- 61
- 1
- 1
- 1
- 32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萍萍 方雨萱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5期 615-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小柴胡汤为例,从临床应用范围、组方内涵理解、剂量规范、剂型与煎服法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经方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与传统中医实践中的应用差异.提出融合经方辨证智慧,重塑中医诊疗框架;转化现代药理之果,探究经方组方之理;控制药物质量标准,探索经方新用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志刚 白晶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22卷5期 262-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现代工程科学计算方法的启发并结合中医药的实际,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一些典型传统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方剂的作用,且可以通过药味加减的计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颖 马骥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5期 295-296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方剂现代化的研究应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发挥方剂整体调节优势,最大限度地综合运用现代相关技术进行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和生物效应的基础研究,解决多组分、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相关理论问题,并使中医制方的理论模式和复方新药研制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文静 王永辉 等 《光明中医》 2020年35卷9期 1421-1422页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MOOC、SPOC等现代教学方法 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极大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方剂学课程为例,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对传统教学方法 与现代教学方法 进行利弊分析比较,对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逢 《中外医疗》 2009年28卷6期 174-175页
【摘要】 方剂的应用在日本和韩国等地已经延续千年之久,近期方剂学的研究更是越加受到国内外各界相关学者的青睐和关注.在近20年里尤为显著,不仅囊括方剂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其研究领域也受到了植物学和动物学者的关注,其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逢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47卷7期 40-41,45页
【摘要】 建国至今方剂学越加受到各界相关学者的青睐和关注,在近20年里尤为显著.培养的人才不仅囊括方剂学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同时还包括大批的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其研究特点在于古籍文献整理、组方配伍规律、古方方剂化学成分与药理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这些都大大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骁辉 程翼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期 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简要分析并论述了方剂学研究现状及所面对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推进方剂学现代研究的新策略及技术方法.为探索揭示方剂功效物质组与机体生物调控网络间复杂的网状交互作用,提议开展“网络方剂学”研究,并概述了其研究框架及发展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颖 张红梅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1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辽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团队以传统的中医方剂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教育技术互相结合的感官认证,以传统的中医方剂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理性认识,以基础方剂与临床运用实践相结合的确证等开展基于人才培养的方剂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旋 刘西常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2期 272-275页ISTICCSCDCA
【摘要】 煮散剂作为传统古老剂型之一,其源于先秦,见于东汉,初名于东晋,定名于唐,鼎盛于宋,后代确有衰落,但被临床沿用至今.《圣济总录》,方论宏富,集北宋方剂学之大成,按病分门,其《伤寒门》中有673首医方采用煮散剂,占方数的66.3%,可反映宋代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艺凡 蔡明阳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8期 1318-1322页ISTICCSCDCA
【摘要】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的经典传世名方,临床常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因其将治疗血瘀证的常见治法融于一体,集中体现了活血化瘀法的精髓,故历版《方剂学》教材将其选为教学例方.本研究运用中医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与药理学研究分析该方的配伍思想,认为其中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