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7
- 5
- 138
- 17
- 8
- 8
- 6
- 11
- 10
- 7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爽 郭翠萍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4期 4-7页
【摘要】 该文阐述管氏舌针的源流,论述管氏舌针的作用机制、穴位、主治及针刺手法,总结管氏舌针在临床的应用经验,并将管氏舌针进一步与现代康复结合起来,在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脾疾病等疾病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益嘉 田新发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1期 1-6页
【摘要】 针灸在日本演变为日式针灸,多元化流派共存是其显著特点.在阐述日式针灸流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传统针灸派系的太极治疗派、经络治疗派、东洋针法治疗派、阴阳经络平衡治疗派的形成和学术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在理论上,注重对原医典的临床验证与发挥;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俊杰 马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37卷5期 61-64页
【摘要】 虞山医派源远流长,除古代医家学者外,当代传承者亦众多.文章选取数位虞山当代医家,从陶君仁柔肝饮、裴雁宾裴麦粉、江育仁运脾说、周本善胃气论及邵亨元消癥瘕5个方面,对相关代表性思想进行阐述,并从现代研究角度,探析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围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啟后 周德生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23期 4251-4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古代湖湘医派与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病处方用药规律,探讨治疗癫狂病的药物演变与规律,寻找癫狂致病的特性与共性,为癫狂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Office Excel 2020、SPSS Modeler 18统计软件与Adob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彬珺 马睿杰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5期 501-506页ISTIC
【摘要】 [目的]梳理总结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特色针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影像音频考证、实地调查、电话信访等方法,了解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针法学术思想、操作方法、适应病症、代表医家,并进行分类阐述.[结果]浙派针灸医家针法的学术思想主要源自《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6期 826-82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中医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内容.它们既是学术发展的动力,更是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医学得以延续至今,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古为今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7期 987-98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2.5过度劳倦烦劳伤阳《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故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后人则难以做到这样,祝味菊认为:"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雨慧 李晓宁 等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4期 547-549页ISTICCA
【摘要】 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世补充完善,至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将其提炼为“升降出入”指导临床实践,河间学派门人后学亦秉承该理论,并各有侧重,如刘完素倡导出以宣通、张从正遵循下以通降、李东垣重视升以提清、朱震亨强调入以滋阴,共同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潮铭 褚玄仁 等 《四川中医》 2019年37卷5期 23-24页ISTIC
【摘要】 缪希雍重视气机升降,依据《内经》理论,在十剂之外补充升降二剂;并在《本草经疏》中,将升降二剂的常用药、功能、适应病及其病因病机加以总结,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至今,该理论在现代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尤其体现在脾胃病的临床治疗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君君 肖诏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9卷18期 5-8页
【摘要】 文章归纳整理1840年以来部分榕医伤寒名家著作、手稿、方笺、案底等,研究其独具地域特色的伤寒流派、文献价值、史料价值,以弘扬瑰宝,造福桑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