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3
- 8
- 2
- 2
- 1
- 1
- 5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梦 杨鑫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46卷1期 2-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欣 林鹏程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45卷6期 1396-13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繁殖群体数量是中华鲟能否成功繁殖的重要影响因子,建议作为长江生态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重要种群参数和历史数据,基于稳态转换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指标的评估基准值和等级,670尾以上为"优"、400—670尾为"良"、20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博 陈小勇 等 《动物学研究》 2008年29卷4期 379-38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用特异性引物对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鱇(鱼良)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冈全序列(930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明松 崔峰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37卷1期 90-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中国土著珍稀鱼类.近年来,由于江河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人类生产活动已经对江河的渔业资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长吻的渔业资源已逐渐枯竭.目前,长吻在四川、广东等地实现适度规模养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万安 《遗传》 2010年32卷4期 369-3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防止珍稀鱼类的非法捕捞和销售, 鱼类种属的鉴别就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特别是形态学方法无法区分的样品(如鱼苗、鱼鳞、鱼卵、鱼肉及其加工产品等).为了帮助珍稀鱼类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文章报道了一种利用核糖体基因的转录间隔子2鉴别鱼类种属的...
【关键词】 鱼类;转录间隔子2(ITS2);分子分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平 宋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5期 998-10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中国特有大型洄游性名贵珍稀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年中华鲟每年4-6月由海入江进行生殖洄游,当年孵化的仔、幼鱼于翌年6-7月洄游到长江口[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王志勇 等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3年35卷2期 5-8页ISTICCA
【摘要】 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经驯化后能迅速生长,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史氏鲟生态习性、饲料和加工的研究,探讨史氏鲟繁养及利用技术;在对史氏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湘臣 《生物学通报》 2003年38卷9期 10-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国的两种珍稀鱼类--中华鲟和白鲟,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的鱼类.1 中华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属于鱼纲,鲟科.为暖温性中国特有的大型溯河性珍稀鱼类.据报道,最大的可达562.5 kg.俗称鲟鱼,古代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铭 吴志强 等 《江西科学》 2009年27卷6期 916-919页
【摘要】 2008年和2009年4~6月间,对赣江中游峡江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鱼类71种(亚种),隶属7目16科58属,结果表明赣江峡江段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种类组成、经济鱼类种类和优势群体发生了变化;中华鲟、胭脂鱼、鲥、鳤、鱼宗等珍稀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国福 何学福 《淡水渔业》 2008年38卷2期 3-7页
【摘要】 2003年5月至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水域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计调查226船次,统计渔获物1153kg,测量鱼类标本19378尾.共记录鱼类92种,隶属于5目14科61属,其中有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