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3
- 1
- 1
- 1
- 1
- 6
- 4
- 3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闯 马安然 等 《心理研究》 2022年15卷1期 27-35页
【摘要】 基于数理心理学架构,本文从学习的内容、过程、影响因素、核心功能、结果的数理本质,回顾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贡献:发现了无需强化的"观察学习"波波娃实验,与行为主义动物实验共同构成"学习"实验的完备集;建构了学习唯象学理论:学习的认知过程与观察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芳 《广西医学》 2021年43卷8期 1039-1040,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双主体班学生临床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6名高职二年级护生组成护理双主体班,采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课间见习教学.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生感知的教师的支持程度.结果 第三学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阴元铮 汤继芹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20期 67-70页
【摘要】 成人教育在网络教育背景下高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教学趋势,给成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感受,但在本质上却依然没有解决单边教学带来的缺陷.为适应现代化成人教育的要求,通过对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理论中交互决定论的研究,从成教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基于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莹 陈琰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26卷2期 137-13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提供开展呼吸训练护理的依据.方法 采用住院监测的方法,对106例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实验组应用班杜拉学习理论设计的健康教育程序;对照组执行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申春 《心理科学》 2000年23卷1期 16-19页
【摘要】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其要义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和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通过对主体因素的强调,班杜拉自发地走向了人本主义,从而使行的主义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渐趋一致的历史发展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申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年16卷1期 60-64页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史的角度考察了自我效能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并指出,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全部体系的理论逻辑的历史产物;它的建构与发展,构成了班杜拉一般学习论观点的历史形式的完成或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文珠 《校园心理》 2012年10卷1期 37-38页
【摘要】 艾伯特·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领域和心理领域有重要的贡献。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学习理论体系。自我效能感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心理学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少群 《新西部(中旬刊)》 2012年5期 160-161,149页
【摘要】 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认知的获得机制是观察学习,道德行为的诱发机制是动机强化,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是自我调节,道德品质的内化是从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约束.这一理论对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启示主要是:注重榜样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晴 《科技信息》 2011年20期 517页
【摘要】 <篇首> 美而善的东西总是具有无穷的魔力,带给人身心的愉悦,心灵的陶冶.好的教师是学生人生中的榜样,教师的美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价值判断,这一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为证.教师自身的美丽,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润物细无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奕青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年23卷5期 580-581页
【摘要】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1]。郑州市上街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