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10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庆伟 黄敬文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7卷13期 85-88页ISTICCA
【摘要】 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指导教学,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优化知识脉络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教师来讲,可以锤炼业务水平,升华知识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这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付 叶剑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期 48-49页ISTICPKUCA
【摘要】 瘀血病证尽管有许多,但其基本病理病证瘀血热证、瘀血寒证、瘀血气虚证、瘀血气郁证、瘀血痰湿证、瘀血水结证6种情况,其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活血散寒、活血益气、活血理气、活血祛痰湿、活血利水.出血病证尽管有很多,但其基本病理病证血热出血证、阳虚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古松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25卷4期 40页
【摘要】 <篇首> 四物汤始载于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用治外伤瘀血痛,后被《和剂局方》收录,用治妇人诸疾.考本方实以《金匮要略》胶艾汤方中去阿胶、艾叶、甘草化裁而来,为肝经理(调)血之专剂,临床应用较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刘欣 等 《中医杂志》 2010年51卷12期 1083-1085,10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理血方剂对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10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辨证分为血热型47例,血燥型31例,血瘀型25例,分别内服凉血解毒方、养血解毒方和活血解毒方.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4卷7期 138-139页ISTICCA
【摘要】 探讨了解表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解表药除了在解表剂中作为主要药物组成外,因其还具有疏散多种外邪、透达郁火、调畅气机、促进血行、制补药之滞等作用,在清热剂、理血剂、理气剂、治风剂、祛湿剂、补益剂中均可酌情配伍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甦颖 《河南中医》 2007年27卷9期 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1].本文仅就《金匮要略》中的理血剂及其配伍特点探讨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宏 《北京中医》 2006年25卷6期 3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治疗中风病半身不遂的方子,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统编教材《方剂学》(第六版)(以下简称教材)将其归类于理血剂,笔者认为这种归类不妥.从方剂组成、功效主治来看,本方补气是目的,活血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久利 《家庭医药》 2017年5期 135-136页
【摘要】 目的:探索总结中草药口服治疗黄褐斑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78-2016.12.31符合以下标准的文献:评价中草药口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献,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嘉铭 陈小薇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年10卷12期 48-51页ISTICCA
【摘要】 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对中医治疗"血虚"的经典方剂四物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煎制的四物汤原液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最高的为Mo,增长倍数高达近2 200倍.提示四物汤的临床疗效与微量元素有相关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川北医学杂志》 2001年13卷3期 21-2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金匮要略>一书系<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为东汉末年张机所著.原书共计二十五篇,除去后三篇、前二十二篇约计三百九十八条,分别叙述了约四十八个病证.各病共列方剂二百零五首(包括有方未列药物的四首),共用药物一百五十五味,计十余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