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
- 10
- 1
- 6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攀攀 郑英伦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2期 53-56页 ISTIC
【摘要】 在《温热论》中,叶天士将"甘守津还"理论运用于治疗邪在气分,胃津已伤,借助甘草补中益胃、生津布津,以救胃燥气伤者,将其延伸为用药以甘为主,护守中焦,润燥布津.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以多因素引起胃黏膜损伤为特征,痞满、上腹痛、嘈杂...
【中文期刊】 宋莹莹 郭海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6期 550-5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认为温病为阳邪致病,最易损伤脏腑津液.津液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为肺津,在胃为胃津,在肠为肠液,入脉而为营阴.气分证向营分证转变过程中,脏腑实质损害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而血管内津液的耗损则是加剧气...
【中文期刊】 陈庆庆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5期 3036-3039页
【摘要】 此文介绍笔者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及治疗体会.笔者认为此病属中医学"温病"范畴,总结发病与感受温热毒邪有关,病机总不离热、毒、痰、瘀,疾病演变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临床表现以热毒炽盛、阴液耗伤为主要特点.遵叶吴治温病大法,治以清热救阴...
【关键词】 温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温病学;
【中文期刊】 张明 翁开种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9卷6期 124-127页
【摘要】 介绍沈宗国教授运用甘寒生津法治疗口咸的经验,并详细记录其辨证施治过程,沈宗国教授基于临床实际并结合传统中医对口咸的认识,提出口咸的病因病机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脾湿不化和胃阴亏虚,对于因胃阴亏虚导致口咸的患者可用甘寒生津法治疗.
【中文期刊】 张喜奎 赵先锋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6期 450-45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法)及其与甘寒生津法合用(甘寒攻下法)治疗土燥水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急下存阴治疗组及甘寒攻下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家兔的症状、体征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血白...
【中文期刊】 陈东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1卷8期 1285-1286页 ISTIC
【摘要】 《伤寒论》土燥水竭证常见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急重阶段,应用急下存阴法截断扭转,配合甘寒生津法扶正固本,使腑通、热祛、津复,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中文期刊】 郭永胜 张思超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8期 1952-1954页 PKU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风淫于内"理论,是针对五运六气学说中在泉之气的风气太过,浸淫体内发病的气味治则.历代医家多以五行胜复制化理论与脏腑苦欲补泻学说进行阐释,并常作为外风方剂的气味配伍组方用药规律.叶天士推崇《黄帝内经》,辨证治法多依经旨,对《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