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4
- 2
- 1
- 5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向诚 乔雪 等 《药学学报》 2012年47卷8期 1023-10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甘草的化学成分,本文在对甘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甘草化合物数据库,并利用该库对化学成分重新分类,对各类化合物的分布和药用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至今甘草属植物共报道化合物422个,按结构可以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佳书 郝千莹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30卷3期 88-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方法寻找克罗恩病相关基因,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托里消毒散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靶点与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克罗恩病的相关基因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 database)、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霞 张芳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1期 1529-15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预测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药理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依据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SP)等数据库,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斌 罗琳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3期 624-6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深入了解3种药用甘草相关研究的全球状况和前沿动态,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和个人在该研究方面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1992—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莹 张清清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25年40卷2期 163-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Exactive-Orbitrap HRMS)对经典名方乌药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表征.方法 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选用C18色谱柱(100 mm ×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君义 张继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7年24卷1期 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胀果甘草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用计算机检索NIST02质谱数据库确定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6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静 邵瑞 等 《天津中医药》 2017年34卷3期 212-216页ISTICCA
【摘要】 甘草是一种来自于豆科甘草属的重要中药,含有400多种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和三萜类为主,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植物雌激素活性,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ER)、PI3K/Akt和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治疗包括乳腺癌、神经性、心血管在内的多种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传统医学研究(英文版)》 2018年3卷2期 82-94页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汇总研究甘草成分的报道,系统整理甘草所含成分,并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五个数据库,收集报道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