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39
- 10
- 68
- 58
- 29
- 11
- 8
- 226
- 102
- 55
- 44
- 4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晓霖 苏凤启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38卷6期 745-750页ISTICPKU
【摘要】 叙事能力是改善人际关系与维护生命安全的基石,但叙事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健康管理、个人幸福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被足够重视,家庭、学校、医院、职场和养老机构等叙事环境尚未建立,亲子和代际叙事连接断裂,青少年叙事天性被忽略,患者叙事诉求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芳 石丽洪 等 《解剖学杂志》 2025年48卷1期 80-82页ISTICCA
【摘要】 以消化腺"肝"为例,探讨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实质性依据.选取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共6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各环节中深入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并进行应用,开展课前思政教育宣讲、课中实践、课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思 《工业微生物》 2025年55卷3期 216-218页ISTICCA
【摘要】 在高中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单元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内化生物知识,为核心素养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文章从生物单元教学的实施意义入手,阐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红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7期 24-27页
【摘要】 在初中生物学新课标、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生命观念统摄的单元教学,可全面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单元教学的组织上,应理解与落实生命观念教学内容,以生命观念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在单元教学的实施上,应注重对课程四大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以建立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倩 廖咏梅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2期 33-35页
【摘要】 生命观念对于学生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基于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以教材中的各栏目为载体,以社会热点为延伸,以学科融合拓宽视野,展现生活与生命的统一观,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复杂性,领悟生命的真善美,探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燕娟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12期 14-17页
【摘要】 以"项目主题确定、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和项目成果展示评价"作为主线,以"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为例,重点围绕参与植物开花调节因素、调控网络以及调控花期策略为主要内容展开项目学习,探索发展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诚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8期 19-22页
【摘要】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初中生的生命观念为基本导向,尝试建立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流程,引导学生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核心概念,提升其生物学核心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和 李青青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5期 90-92,96页
【摘要】 本文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为例,阐述了"目标—任务—情境—问题—活动—作业—评价"七维度单元教学范式,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婷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7期 87-90页
【摘要】 本文以胶原蛋白为例创设情境线,设置多个情境节点开展递进式的情境教学;通过设计活动任务、资料分析、问题串等环节驱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归纳总结,构建脱水缩合、肽链等生物学概念,演绎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推理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运用"假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雨欣 周明飞 等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4期 1-5,17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新公共卫生视角,对死亡素养的概念起源与内涵、评估工具、养成方式、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死亡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生命末期与死亡相关的沟通与实践在社区中常态化,帮助社区为生命末期的照护做好准备.死亡素养在我国的发展需基于社会文化情境,进一步拓展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