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5
- 37
- 2
- 1
- 180
- 51
- 35
- 35
- 33
- 52
- 37
- 36
- 31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范卓鹏 解婷婷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370-3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功能性状在反映植物群落获取资源和适应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局域尺度下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该地区植物群落对生境变化的物种组合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荒漠绿洲过渡带(局域尺度)环境异质性显著,不同环境下的群落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静怡 赵允格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444-1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结皮是旱区景观的重要成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其生态功能.然而,已有研究中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以定性描述为主,限制了对其生态功能的评估.以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带封禁退耕草地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图像处理,采用景观格局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立言 陈万旭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038-40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长江流域城镇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沿江梯度差异.揭示城镇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梯度差异对长江大保护以及生境修复差异化管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镇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沿江梯度差异规律仍然不清楚.基于此,沿长江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银兵 陈利顶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251-2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境地质敏感性是区域生态功能的本底,也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基础.因环境地质敏感性涉及因素众多、且多源异构数据较难融合,当前基于环境地质敏感性的大尺度区划研究较少.通过集成地质、地理和专题数据,在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惠心 安睿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3期 33-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深入理解快速城镇化区域生态环境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GIS方法,设置城乡梯度样带并依据主体景观类型分段评价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而后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雪 杜昕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5期 5239-5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理清生境梯度下天然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以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坡底至坡顶的四种生境(生境Ⅰ,谷地平坡潮湿生境;生境Ⅱ,坡下缓坡潮湿生境;生境Ⅲ,坡上斜坡半湿润生境;生境Ⅳ,坡顶陡坡半干旱生境)类型中建群种红松种群为研究对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龙 陈许兵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810-58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是直接接触土壤最先感受土壤逆境胁迫的部位.在干旱环境中,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必定发生改变以维持正常的生物机能而生存.目前,关于根系解剖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根系的某一特定结构对单一逆境因子的响应.以生长在烟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鸣飞 邢开雄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3327-3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对山地植被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的探究有助于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以芦芽山寒温性针叶林群落冠层下植被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获取的详细数据,运用Mantel检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瑞 马克明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8期 2506-2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结构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是生态学研究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粒径谱由个体大小和多度构建而来,与营养级转换速率相关、反映生态系统过程动态以及表征生态系统稳定性,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综合的功能多样性指标用于预测和表征群落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如何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龙 魏学智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9期 6178-6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片是植物体暴露于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器官,其最易感知环境变化而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为探究植株叶片结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研究以生长在烟台-石家庄-宁夏-新疆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环境中的酸枣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显微技术研究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