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3
- 45
- 4
- 1
- 59
- 24
- 3
- 2
- 1
- 175
- 58
- 28
- 23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闵金恒 叶远行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152-1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湖滨带植物群落是拦截、净化陆源污染物的重要屏障,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择了洱海北岸稻蒜轮作区、西岸露地蔬菜区和东岸面山区的湖滨带,研究湖滨带内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浮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恒 张丹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2期 78-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河湖岸带是拦截净化氮磷等陆源污染物进入河湖水体的最后屏障,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的稳定性影响着其对污染物的拦截净化能力,研究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内稳性,可为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恢复和构建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中国河湖岸带草本植物地上部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婷 刘文耀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265-6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附生植物区系的重要组分,兼性附生植物是一类既能附生于树皮,又能根植于土壤的特殊植物类群,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生长基质上的生态型.研究兼性附生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兼性附生植物对生境变化的响应与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滨 赵永军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6期 1628-16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研究能量和碳、氮、磷等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各种生态系统过程(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参与者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分析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C:N:P化学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统贵 陈步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1期 58-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类型优势乔木叶片C、N、P化学讣量特征.结果显示,所有研究个体叶片C、N、P含量范围分别为434-537、6.8-23.0和0.56-2.10 mg·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兴 《绿色科技》 2011年7期 195-196页
【摘要】 指出了生态化学计量学是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和焦点,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念、历史,并总结了我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锋 段昌群 等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12卷6期 94-98页
【摘要】 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池外海北部水域为蓝藻富集区.调查研究了蓝藻生物量季节性变动规律,对区域原水(不过滤)和净水(过滤了藻类)中N和P含量的变化也进行了监测.目的是研究蓝藻季节性消长对水体N和P含量的影响.结合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两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路 冯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期 92-1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是塔里木荒漠河岸林的关键种,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的变异格局,对科学认识荒漠河岸林养分循环规律、植被健康状况及物种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地下水埋深(GWD)梯度下灰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锐 左振君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4期 150-1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位作为解决群落如何构建、物种如何共存的探索,从其最初定性描述物种在生境中的空间分割,到反映物种在群落中功能上的分异,再到从多维空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的定量分析,生态位理论逐渐发展.然而,在非随机过程影响下物种生态位的大小,尤其是在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雪 许德浩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858-8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西北荒漠地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分析异质性荒漠生境(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石质沙地、洪积砾石坡地和盐碱滩地)对沙冬青叶、茎、根、花和种子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