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7
- 2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学河 周亚东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3期 504-50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生命活动,讲求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的有机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内部的动态平衡,致力于恢复人体最本然的状态,与生态学的整体性、有机性、动态性、绿色性等观念息息相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认识论认为,人类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得稳 李亚楠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10期 118-120页
【摘要】 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被认为是打开中医奥秘之门的钥匙,备受中医药学者关注,与机体物质代谢和免疫关系密切.胃气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强弱决定人体的健康及疾病发生发展与预后.胃气学说与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美森 李健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6年4期 33-37页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发展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不仅要追求社会的和谐,同时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必须树立一种将"人道"与"天道"结合起来的"全道德"观念.我们必须抓公民的个体道德建设,使个人的思想与言行趋于和谐;抓社会的群体道德建设,使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丙坤 邢玉瑞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9期 723-7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医学模式作为医学的基本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黄帝内经》充分吸收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所建立的医学模式,对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黄帝内经》医学模式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概括提炼出《黄帝内经》“生物-心理-...
【关键词】 黄帝内经;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生态-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萌 李开富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10期 188-190页
【摘要】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极常见的病症,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增快,生活、工作压力增大,起居饮食作息无规律等原因,该病的患病率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1].本病多依据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系列诊断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诊断[2].老年人肠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大文 孙华妤 等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3期 289-2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金凤 《职业与健康》 2010年26卷10期 1177-1180页ISTICCA
【摘要】 阴道是女性人体重要的微生态区.正常情况下,是以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为主要的微生态,微生态主要受菌群及机体免疫反应因素的影响,机体免疫反应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菌群的致病性,并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微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体微生态的复杂性,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冬青 范雁存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5卷1期 35-36页ISTIC
【摘要】 我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从领导体制、教学计划、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制度设计等方面优化教学的生态环境,强化教学的条件支撑.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科学转变,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启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哲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6年33卷2期 73-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前言:2002年以来,毛江森教授多次就新病毒病的出现作过学术报告,分析和介绍了新病毒病出现的知识,适时地提出许多建设性的防治建议.近两年来,毛江森教授在学术报告中,多次提出要重视病毒病的生态性控制,即用生态性的观念与方法来控制病毒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党生 李兰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3年30卷5期 280-283页ISTICCA
【摘要】 在重型肝炎的发病中,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细菌易位、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益生元、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带来治疗感染新观念.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