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7
- 113
- 83
- 40
- 14
- 2
- 471
- 342
- 123
- 84
- 42
- 133
- 127
- 114
- 108
- 10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博文 徐善才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20卷7期 433-4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的广泛应用将其适应证从最初的未破裂、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瘤拓展到多种类型颅内动脉瘤.但是,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仍存在...
【中文期刊】 宋雷 徐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24卷6期 496-498页 ISTICPKU
【摘要】 晚期支架失败制约了金属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 stent,DES)的远期疗效,潜在原因在于完成抑制血管弹性回缩和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功能后,支架继续在血管内存在已无必要;相反,永久存在的金属支架可能有诱发炎症反应、新生动脉粥...
【中文期刊】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24卷6期 499-500页 ISTICPKU
【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的热衷,即期待它能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BRS的两个重要特点是既要保留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
【中文期刊】 朱永翔 蔡金赞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33卷3期 296-29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的诸多不足,如恢复血管舒缩功能、避免支架丝和涂层对血管壁的持续炎性刺激等.初步研究证实,BRS在简单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疗效令人振奋.不过,近来使用发现BRS术后具有较高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尤以...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
【中文期刊】 刘彧祺 李绍龙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33卷6期 550-55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I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物可吸收支架; 依维莫斯洗脱支架;
【中文期刊】 任昊 黎荣克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36卷3期 354-3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尽管目前介入用血管支架各类药物涂层技术较从前已经获得长足的进步,涂层支架的临床使用数量也远远超过裸支架,但远期疗效仍有待继续验证.无论何种药物涂层支架,当其被植入生物体内一段时间后,表面携带的功能药物涂层都会被生物体逐渐吸收而最终露出裸支架...
【中文期刊】 刘兵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21卷4期 314-318页 ISTICPKU
【摘要】 现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术后再狭窄率及支架内血栓风险显著下降,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但是为了保持狭窄动脉的通畅,血管内不得不置入永久支架;永久支架置入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区域血管生理功能的部分丧...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生物可吸收支架;
【中文期刊】 马彩云 柳景华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8卷7期 759-761页 ISTICPKUCA
【摘要】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文期刊】 罗七一 黄楚波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4年33卷4期 447-4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通过建立体外静态和动态降解系统,探讨聚乳酸(PLLA)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体外动态和静态降解系统中的降解行为及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调制式示差扫描量热仪(MDSC)等手段表征支架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及热力学性能,采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