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7
- 2
- 2
- 2
- 1
- 8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崇剑 徐波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49卷2期 128-1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报道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的患者术后4年的随访结果。方法:本研究为FUTURE I研究的4年随访结果。FUTURE I研究是一项评估Firesorb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可行性、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非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48卷5期 350-3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因具有能够避免金属支架长期存在造成的冠状动脉金属化等优势,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4次变革。近年来,来自中国的BRS数据陆续发布。国产首个BRS于2019年2月上市后,已开始在国内医院应用。为使此项新技术在...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生物可吸收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一鸣 胡方圆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2期 169-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moMed)、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Medlme、Embase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8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宗茂 高洁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35卷1期 19-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8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随访观察远期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东坡 张智伟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年29卷6期 459-4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生物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在猪肺动脉中的可吸收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 小型猪19只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只为空白对照组;10只为支架植入A组,于肺动脉内仅植入1个支架;6只为支架植入B组,于肺动脉内分别植入2个支架.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1期 9667-967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病因之一,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 500万例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治疗,但是大约10%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冠脉阻塞,6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0%~50%,再狭窄已成为制约经皮穿刺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永光 李浪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51期 9549-95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均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由于支架架构、支架药物、药物载体上的差异,多个研究对两种支架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结果不完全一致.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在...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生物可吸收涂层;永久涂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记生 姚海木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46卷13期 121-124,后插1页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支架置入给患者带来了较为显著的造影和临床效果,但是长期效果仍受限于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复杂且仍未明确,主要是由于新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明 王俊峰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年22卷10期 1056-10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国产永久涂层支架(Partner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涂层支架(Excel支架)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同期接受Partner支架和Excel支架植入,记录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发生情况,1年后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狭窄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娇 孙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9年36卷5期 452-455页ISTIC
【摘要】 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主动脉节段性狭窄的治疗行之有效,同时,在肺动脉分支点以及远端血管的先天性狭窄和外科手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是,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或者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可能会导致再狭窄或者迟发动脉瘤的形成,因此球囊血管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