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1
- 27
- 16
- 7
- 5
- 177
- 160
- 83
- 65
- 41
- 44
- 42
- 36
- 32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成二超 赵云辉 等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2期 74-76页PKU
【摘要】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考试评价需要坚持素养立意.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从我国科研人员的前沿研究中挖掘素材,以"土沉香种子传播"这一科研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以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张慧 等 《畜牧与兽医》 2023年55卷7期 138-144页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感染牛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嗜上皮性病毒病.2019年8月3日,我国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媛 王浩 等 《昆虫学报》 2021年64卷12期 1465-14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内共生菌(endosymbionts)与其昆虫宿主的共生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进化.近年来,关于昆虫内共生菌的研究多以半翅目(Hemi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为主,但数量不断增加的研究表明鳞翅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万方浩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20年29卷1期 8-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李痘病毒最早发现于欧洲东部的保加利亚,是一种严重危害核果类果树的病毒,为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泛非植物检疫理事会和北美植物保护组织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于2007年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凯 祁芝珍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34卷12期 1142-1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简称鼠疫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人类历史上曾发生3次大规模的鼠疫大流行.近年来,考古微生物学得到长足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对历史上的鼠疫疫情进行探索,为鼠疫的起源、传播以及鼠疫菌的进化等关键问题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霞 李德宝 等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3期 269-2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基于文献、数据库和标本记录等资料的查询,统计得出云南省入侵植物共247种,隶属51科149属.菊科、禾本科和豆科是优势科,超过一半的入侵植物起源于美洲,入侵植物的生物学性状主要体现为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的生活型、种子繁殖、分蘖型的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璐 阮迪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8期 3669-36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岩石有生源假说提出了一种生命在宇宙间迁徙与繁衍的新构想,认为岩石可以携带生命(微生物)在宇宙中传播.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深入发展,该假说吸引了全球科研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岩石有生源假说的理论体系与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荣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16年38卷10期 869-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文献报道证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及其亚群有170多种.人类接触的环境中NTM无处不在,包括自然界的水环境、城市供水系统、饮用水系统、灰尘和土壤等.环境中的NTM对于人类和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涛 汤自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28卷11期 1133-1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弓形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机会致病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能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本文重点阐述弓形虫速殖子、包囊和卵囊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仪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37卷3期 327-329,3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腔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人类口腔中大约有700多种细菌,多种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龋病的发生、发展.多数研究已经表明,母亲是婴儿患龋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对口腔菌群传播研究的深入,有研究显示还存在着其他传播方式,如父亲传播、水平传播等.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