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0
- 9
- 4
- 3
- 3
- 3
- 23
- 13
- 13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彦 《生物学杂志》 2006年23卷6期 5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完善的生物教育体系,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科研和教育教学时必须考虑到三个层面:应用型教育、普及型教育和基础型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杰 于天飞 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3期 16-18页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齐齐哈尔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与举措.这些改革和举措包括学校创业导论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研究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专业的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 甘仲霖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30卷5期 775-776页
【摘要】 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进行<卫生微生物学>课程考试改革,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卫生微生物学>考核体系.结果表明,卫生微生物学考试改革很必要,对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促进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领 张虹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10期 4683-4685页
【摘要】 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构建“3+3+3行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学研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方面,探索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萍 张立虎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8卷17期 11-12页
【摘要】 <篇首> 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人才需求来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一个潜力很大的专业.目前该专业虽主要集中在本科教育这个层面,但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已开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高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凌 姚静然 等 《基础医学教育》 2025年27卷4期 383-388页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对外开放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了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的重要性,并着力加强国际前沿学科与薄弱学科的建设.在此大环境下,电子科技大学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携手,共同打造了"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双硕士学位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梦书 彭琼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48卷2期 34-36页
【摘要】 文章以动物医学专业为背景,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包括:重构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融入课程实训;完善线上课程资源,融入思政元素;开展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春丽 陈道远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42卷12期 1-4页
【摘要】 遵义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位于珠海生物医药谷,立足贵州、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实践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兰庭 刘文通 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48卷22期 2766-2769页
【摘要】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角度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自新高考改革以来,本科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高中选修化学的比例逐年降低,导致学生的生物和化学背景知识薄弱,给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地域特色,研究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晓红 王月华 等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45卷3期 233-236页
【摘要】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防控提供循证依据的核心专业课,要求检验人员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实践能力,并有开发新技术提高微生物学检验水平的创新精神.在以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人才培养质量将为实施"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