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2
- 75
- 57
- 1
- 1
- 74
- 38
- 31
- 16
- 13
- 58
- 46
- 35
- 32
- 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余骥 茅英莎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8期 45-48页PKU
【摘要】 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教学中,以"在潮来潮往之间:台州湾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为情境,基于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真实场景下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构建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梦雅 毛增辉 等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12期 51-53页PKU
【摘要】 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实验材料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版)《生物与环境》第1章第2节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拟合,验证"J"型曲线和"S"型曲线,探究环境条件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开俊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10期 12-15页PKU
【摘要】 依托模型构建来组织、实施情境式教学,其教学历程涵盖三个环节:化抽象为可视模型,创设认知情境;运用情境构建模型,归纳学习要点;构建教学体系模型,深化情境教学.基于模型构建的情境式教学模式,能辅助学习者逐步掌握知识,最终完成思维进阶,实现深度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林境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15期 37-39页
【摘要】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进行初步探讨,并通过应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生物学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薇 李晓晓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2期 7750-7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掌握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的时空变化对正确把握湿地生态修复效率、揭示湿地生态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的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区,在2014-2015年大型底栖生物野外采样和优势物种的基础上,选择了琥珀刺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进 李椿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6期 17-19页PKU
【摘要】 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教学中,采用“建模—析模—用模”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物学实验现象建构数学模型,并在模型分析及模型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的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波 牛得草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4081-40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寻求有效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和精确估测黄土高原典型草原草原地上生物量.于2014年8月中旬,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草原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从单株水平和种群水平进行野外调查.以株高(H)和盖度(C)的复合因子(C×H)为自变量,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义明 《生物多样性》 2003年11卷4期 340-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已提出了五类估计濒危物种绝灭风险的种群生存力分析模型,即:分析模型、单种群确定性模型、单种群随机模型、异质种群模型和显空间模型.模型的选择取决于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和可用的数据.与用于保护实践的其他方法相比,种群生存力分析(PVA)是相对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世能 王伯荪 《广西植物》 2001年21卷1期 2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合种群动态研究是当今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此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复合种群动态的有关概念和术语、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的预测模型,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有参考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勇 《生物学通报》 2002年37卷2期 1-4页ISTICCA
【摘要】 集合种群的概念受到空前的重视,其精髓是强调物种受局域和区域两个空间尺度上生态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主要介绍了集合种群概念的由来、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以及集合种群理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防治中一些可能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