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7
- 41
- 32
- 24
- 1
- 116
- 15
- 12
- 11
- 9
- 180
- 61
- 43
- 40
- 4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融 刘云鹏 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3期 67-71页
【摘要】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宗华 曹邦卿 等 《环境科技》 2009年22卷3期 47-51页
【摘要】 将高效生物絮凝剂产生菌V3,V11,V13应用于校园生活污水处理中,可有效提高水处理絮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SBR反应器曝气时间3 h,投菌量50 g/L,温度28~30℃.V3对OD550,NH3-N,COD,浊度去除率分别达9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丹丹 侯静宇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44卷18期 76-83页
【摘要】 本研究以蛹虫草发酵液为材料,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和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絮凝多糖(XDT)和醇沉多糖(CDT),并对两种方法制备所得多糖的得率、各组分含量、平均粒径和复溶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刚果红实验对其微观结构、官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洁 杨锐 等 《工业微生物》 2022年52卷1期 9-14页ISTICCA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与传统化学絮凝剂相比,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具有开发潜力.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但目前缺少对其产絮凝剂营养条件的优化.使用高岭土并利用单因素法研究碳源、氮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沙沙 柳增善 等 《环境保护科学》 2022年48卷1期 74-80页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絮凝剂对人体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种种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文章归纳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絮凝作用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各种类型污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并针对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发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懿 杨璐吉 等 《辽宁化工》 2022年51卷10期 1431-1433页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很难满足现代污水处理的需求.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发现,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巨大,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工作者的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当前污水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沛莲 黄文艺 等 《广东化工》 2022年49卷19期 61-64页
【摘要】 本实验旨在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低廉的果皮为发酵原料,制备生物絮凝剂.采用暴露于空气中的红糖液作为菌种来源,通过平板划线对红糖液中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将纯化后的菌种添加至灭菌后的果皮上进行发酵处理,用发酵产物对高岭土悬液进行絮凝实验,菌株H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十飞 王金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20卷z1期 230-231页
【摘要】 目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基条件优化.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分析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种筛选、培养条件等.结果:在 35℃温度下,PH保持在 8.0,转速为 200r/min,周期时长在 16h前提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勃轩 聂麦茜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8年38卷1期 20-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产微生物絮凝剂(MBF)过程中提高唾液酸(SA)分泌量对其高产高活性糖蛋白絮凝剂的影响作用.采用摇瓶发酵,产物冻干后称重,利用高岭土悬浊液测定其絮凝活性,并利用酶标仪测定唾液酸量,从而得出相应结果.研究发现在一定...
【关键词】 唾液酸;克雷伯氏菌NIII2;微生物絮凝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华 韩佩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2期 26-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藻是一类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在能量转化和碳循环中举足轻重.目前,微藻生物技术主要应用在固碳控污、生物质能源、食品、医药、饲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制备等方面.但仍有很多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其中,微藻采收的高能耗是阻碍微藻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