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锁莲 赵心清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4期 721-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藻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能源生产、废水净化和CO2减排的高度耦合,在能源危机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微藻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制约微藻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是采收成本过高,一种经济合理的采收方法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春 张晓月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5年31卷2期 161-1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藻可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及色素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可用来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如生物柴油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微藻细胞的采收成本高居不下,已成为限制微藻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絮凝采收成本低、操作简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正荣 生吉萍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8期 1453-14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生物结皮为样品,通过培养、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EPS)的菌株XJ-27,对XJ-27菌株所产的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絮凝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DEAE sepharose CL-6B阴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雪 常玉广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5期 640-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TJ-3,经生理生化试验检测其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16S rDNA测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表明,TJ-3的生长稳定期较长,所产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良好.TJ-3产MBF对高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迪 刘仲华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7期 1727-1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利用,但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危及到其安全应用.因此,有效去除植物提取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重金属脱除技术包括絮凝沉淀法、吸附法、分子筛法等.另外一些新型的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伟 李倩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2631-26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3种絮凝剂对等鞭金藻的采收效果及其对藻体的影响为研究目标,以分光光度法、重量法以及显微镜观测为主要研究方法,测定了絮凝剂对藻细胞的絮凝效率、藻体总脂含量的影响以及藻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氯化铁和明矾的絮凝速率最快(<4 h);氯化铁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贝 赵心清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7期 1014-10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高生物能源生产菌株对各种胁迫因素的耐受性对于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和高效生产生物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酿酒酵母乙醇耐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可揭示影响其耐受性的关键基因,并通过代谢工程操作定向提高酵母菌的乙醇耐受性,从而提高燃料乙醇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1;绿色荧光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孜力汗 张春明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7期 1019-10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研究废糟液直接全循环对絮凝酵母乙醇发酵、糖酵解关键酶以及细胞组成的影响.在一有效容积1.5 L的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使用葡萄糖为220 g/L,添加8 g/L酵母粉和6 g/L蛋白胨的培养基,以0.04 h-1的稀释率进行自絮凝颗粒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芬 张肇铭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4期 553-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投加絮凝剂是促使微生物快速形成污泥颗粒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研究在不同絮凝剂下生成的生物絮体的形态和沉降性能,推荐选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促进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形成污泥颗粒的絮凝剂.PAC的最佳投加量范围为140-160 mg/L,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昝继清 林炜铁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4期 547-5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淤泥中筛选到1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JX18,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培养40 h进入稳定期,48 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JX18最适培养基初始pH值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