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5
- 13
- 4
- 2
- 1
- 1
- 26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武周慧 王瑜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年54卷10期 4362-4371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替拉扎明对沙门菌的抗菌作用机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3株多重耐药沙门菌,测定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效果、时间杀菌曲线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分析替拉扎明对沙门菌生长增殖、耐药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敏 汪露 等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23卷1期 97-98,106页
【摘要】 为了解牦牛源大肠杆菌agn43基因携带情况及其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CR扩增和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分别对分离鉴定的203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agn43基因检测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的203株大肠杆菌中,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45卷3期 51-56页ISTICCA
【摘要】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F)是细菌黏附于接触物表面,由细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包裹形成的多细胞微生物群体,是微生物界细菌普遍的生存状态.基于生物被膜的物理屏障作用和膜内特殊微环境,其具有多重耐药性以及较强的黏附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亚莉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45卷1期 135-137页
【摘要】 为分析郑州市宠物源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表型与耐药谱型,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改良结晶紫法对19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率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 结果表明,弱生物被膜表型菌株比例最高,占63 . 4%;耐药谱多样性是造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朝喜 朱恒乾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1年32卷4期 59-62页
【摘要】 以ATCC25922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生物被膜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建立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利用优化的模型条件对24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验证.采用琼脂平板计数法绘制大肠埃希菌浮游菌和被膜菌生长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艳 李泽琦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36卷11期 6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AcrA是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一种膜融合蛋白,现今关于AcrA蛋白的研究,以AcrA蛋白在细菌中药物外排等膜转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主.为了阐明细菌中acrA基因敲除后,该菌在溶血性、毒理性、压力胁迫性及抗生素敏感性等生理功能的变化,以嗜水气单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 柴树茂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7年33卷9期 1525-15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宏基因组学方法直接提取环境中的全部微生物基因组DNA,并使其得到功能性表达,为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利用功能宏基因组学技术,使用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构建四川峨眉山土壤宏基因组文库,并将文库菌中所携带的环境DNA接合转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智 导师:胡玮 李越中 山东大学 药学 生物与医药(硕士) 2023年
【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侵袭能力,常常引发严重的社区和医院相关性感染。当鲍曼不动杆菌过量产生表面多糖时,菌落会呈现特征性的黏液表型。作为一种重要的适应性防御反应,黏液表型不但增加了细胞的环境抗逆性,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娇娇 索南顿珠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10期 4210-4222页
【摘要】 [目的]牦牛作为西藏自治区人畜共患及多重耐药病原体的重要宿主之一,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牦牛多重耐药发展及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菌株毒力特性、耐药性、整合酶、生物被膜表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西藏拉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