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3
- 1
- 12
- 8
- 1
- 1
- 1
- 16
- 13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春梅 梁生康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5期 657-6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典型甲藻赤潮生物锥状斯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原甲藻(Prococentrum marin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华 殷克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5期 887-8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2002和2003年春季2个航次对东海舟山群岛及其邻域大面站的浮游植物及期间爆发的大规模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的综合调查,研究了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分布特性,分析了赤潮高发区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辜小莲 齐雨藻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年10卷4期 335-3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1998年至2000年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有8种原甲藻(Prorocentrum):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海洋原甲藻(P. micans)、三角棘原甲藻(P. tr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玲 洪爱华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02年22卷3期 207-209页
【摘要】 研究了沸石载铜(FZT)作为除藻剂对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FZT能缓慢释放铜离子对海洋原甲藻有去除作用,延长了有效期,增强了除藻能力,并减轻了直接投放硫酸铜造成局部铜离子浓度过高而伤害鱼类的缺点.加入铁盐增效剂可提高除藻剂的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玲 尹平河 等 《环境科学》 2001年22卷4期 42-45页
【摘要】 为了探讨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及其藻壁多糖的重金属富集机理,用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重金属离子Cu+、Pb2+、Ni“、Zn2+、Ag+、Cd2+的生物吸附实验.重金属生物吸附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昊昕 导师:隋正红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赤潮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危害,同时影响水产养殖发展,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健康。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pacificum)是典型的产毒赤潮甲藻,引发的赤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戴鑫烽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2011年
【摘要】 海洋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商船压舱水通常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压舱水底部泥样的潜在媒介作用常常被低估.本文调查了舟山港四艘商船压舱水底部泥样的甲藻孢囊种群结构.结果显示泥样中存有6-17种甲藻孢囊,包括一些能产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猛 导师:袁东星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二甲基硫(DMS)是海洋中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硫循环有重要影响。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是DMS的重要前体,在DMSP裂解酶的作用下分解为DMS和丙烯酸。二甲亚砜(DMSO)是DMS的光化学氧化或细菌氧化的产物,也可以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洋 导师:周名江 颜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依据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以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对多种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研究结果,初步分析了东海大规模赤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恩业 王丹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6期 63-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二十年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我国东海频繁引发赤潮,并已成为该海域的主要赤潮原因种之一.为研究该赤潮藻种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基于 2019 年 5 月浙江沿海赤潮发生区生态浮标和海洋台站的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