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3
- 2
- 2
- 2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明芳 王丽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39卷10期 1809-181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冰刺激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冰刺激(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守军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1期 2208-2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16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昉昉 王园萍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7年32卷19期 4745-47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围绝经期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膀胱过度活动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迎树 刘红亮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1期 81-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脑梗塞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脑梗塞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汤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铭 李芝慧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12期 67-70页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海燕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10期 127-127页
【摘要】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被认为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融生物反馈与功能性电刺激于一体的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偏瘫的肢体进行低频电刺激产生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已经丧失的肢体功能。近年来生物反馈技术广泛应用于偏瘫、全身肌肉酸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红霞 侯丽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9期 4334-4335页
【摘要】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由于临床上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相对提高,同时,后遗症患者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幸存者中,60 - 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我们采用AM800电子...
【关键词】 AM800电子生物反馈;运动疗法;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建平 邱夏地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年10卷6期 633-6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应用电子仪器,将人体内正常情况下意识不到的生理功能(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予以描记,并转换成可以觉察到的声、光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根据反馈信号来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他躯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