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5
- 13
- 3
- 2
- 2
- 21
- 20
- 18
- 16
- 14
- 19
- 12
- 11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尤艳 尤敏 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2年26卷3期 217-219,2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恶性黑素瘤的电子皮肤镜所见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电子皮肤镜观察临床上疑似恶性黑素瘤病灶50例,图像处理存储,术后经组织病理确认.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描述总结恶性黑素瘤的电子皮肤镜特征性所见.结果 恶性黑素瘤临床诊断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伟 陈晓红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3期 235-236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电子皮肤镜在诊断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子皮肤镜观察诊断32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肉眼观察诊断38例脂溢性角化病,经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比较电子皮肤镜与临床肉眼观察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电子皮肤镜对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敏娟 匡钱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18卷1期 50-50页
【摘要】 在中医外科皮肤病教学中运用电子皮肤镜技术对皮肤病患者进行诊断、辨证论治,使中医外科皮肤疮疡病有一个明确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模式,教学中使皮肤病抽象内容形象化,形象内容直观化,提高了学生辨认皮肤病形态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学水平标准化、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UE Xue-ping 王晓红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22卷8期 464-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皮肤癣菌在特比萘芬作用下形态学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CLSI制订的标准M38-A方案进行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测定MIC值,将特比萘芬作用前后的皮肤癣菌制成标本,分别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彩慧 郭国庆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5期 62-6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皮肤基底细胞α-微管蛋白的变化,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其皮肤基底细胞α-微管蛋白与VD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3/12在广州东山区福利院和暨南大学医学院进行.取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桂珍 刘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年17卷4期 236-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电子皮镜在确诊无毛部痣细胞痣中的意义.方法利用电子皮镜观察了26例掌跖部痣细胞痣31个病灶,并参考国外相关资料,总结了其电子皮镜所见特点.结果15个病灶为毛刷型,8个平行型,6个格子型,2个复合型.其病理组织学上均确诊为痣细胞痣.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河 《医药导报》 2001年20卷12期 753-7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次氯酸钙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及中和剂悬液法培养对6种常见致病性真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最小抑菌浓度作用下,3种致病真菌的超微结构变化;随机分组比较次氯酸钙与克霉唑、制霉菌素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花 柏冰雪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9卷5期 316-318页ISTIC
【摘要】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是一种少见的以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患者的面部,尤以眼睑周围区域最为常见。目前对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对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诊断和治疗研...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学苹 王晓红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4卷5期 280-28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皮肤癣菌在伊曲康唑作用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CLSI制订的标准M38-A方案进行伊曲康唑对皮肤癣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将伊曲康唑作用前后的皮肤癣菌分别制成标本,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钱华 董林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年11卷5期 425-42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完善皮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使此标准形象化、客观化、标准化.方法在西医诊断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皮肤电子镜及数据库软件进行整理研究.结果利用皮肤电子镜将典型证型拍摄、整理成图片库,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诊断体系.结论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