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
- 14
- 12
- 8
- 6
- 25
- 16
- 13
- 12
- 9
- 21
- 19
- 13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加金 李静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4年41卷1期 88-94页ISTICCSCD
【摘要】 本文开展了电磁暴露下实验动物的热剂量学特征研究.基于生物热方程和数字化三维大鼠模型建立了电磁剂量和热剂量仿真环境,评估了比吸收率、代谢率和边界条件对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温升随全身平均比吸收率(WBASAR)增加而增加;在W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 张成岗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年35卷11期 1286-1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理论剂量学和实验剂量学两方面概述生物电磁剂量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低功率的手机辐射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的剂量学研究为例,介绍生物电磁剂量学的新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磁辐射剂量学研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中奇 侯建强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6年25卷5期 580-584,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本内容,接着说明求取人体所吸收电磁剂量的理论剂量学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FDTD这一理论剂量学方法计算了频率为300MHz和1000MHz的正弦电磁波在归一化(即环境功率密度为1mW/cm2)照射条...
【关键词】 生物电磁剂量学;比吸收率SAR;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红 卢一鸣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年33卷5期 401-40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微孔板培养及三维图形显示技术建立一种基于微生物(大肠杆菌)生长状态估测电磁辐射场强空间分布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将转化入质粒pET28b-tat-EGFP(Kana+抗性,卡那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BL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逯娅雯 吴晓燕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9年35卷4期 418-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机辐射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关系,探寻甲状腺结节的高发原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14例,设立手机使用指数量化每位患者手机使用情况,并根据手机使用指数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李莹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9年27卷2期 99-10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电磁辐射已存电视、广播、通讯、工业、军事和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已成为无处不在的一个物理凶素.剂量一效应关系一直是职业危害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内容,同样,在电磁辐射职业危害评价中牛物剂量学也已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因此,对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 导师:葛曼玲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利用FDTD 算法,计算和分析了手机使用时对于佩戴金属镜架和不佩戴眼镜两种情况下人体眼睛以及用耳机接听电话时人体心脏部位产生的场强和比吸收率。手机辐射是近年来电磁剂量学方面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此方面的研究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艳霞 《辐射防护》 2023年43卷4期 289-299页
【摘要】 基于电磁剂量学数值计算方法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典型静电放电(ESD)电流波形,将经傅里叶变换后频域中能量最强的一次谐波分量和全部谐波分量分别作为电磁辐射源,仿真分析了位于辐射源不同位置处人体生物组织的电磁效应,并将 COMSOL...
【关键词】 静电放电;频谱分析;COMSOL Multiphysi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萌 导师:刘谦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9年
【摘要】 射频电磁辐射已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在使用手机等日常情景下,儿童和青少年吸收的电磁辐射剂量会高于成年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射频电磁辐射列入2B类致癌物。准确评估日常生活中儿童和青少年吸收的电磁辐射剂量非常重要。数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腾达 导师:焦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指甲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剂量方法。指甲是一种对电离辐射敏感性很好的生物材料。因此,空气比释动能可以通过使用EPR测量指甲样品中的自由基浓度来估算。然而,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