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4
- 1
- 10
- 9
- 5
- 1
- 1
- 8
- 7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舒承松 陈瑞华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6年8期 63-66页
【摘要】 设计了一款基于显微操作的高效细胞电融合芯片,并针对该电融合芯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灵活的细胞配对融合操作方法。芯片使用 ITO 玻璃作为基底,在 ITO 上覆盖一层2μm 厚的正光刻胶,并利用光刻加工技术在光刻胶上加工出直径25μm 的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婧 《电子测试》 2013年16期 120-121页
【摘要】 PML/RAR α融合基因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标志,本文根据期其碱基序列设计了茎环结构DNA探针(HP),并且采用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构建出多通道电化学传感芯片,对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片断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
【关键词】 茎环结构;PML/RARα融合基因;DNA电化学传感芯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宇 杨军 等 《分析化学》 2012年40卷3期 331-338页
【摘要】 细胞电融合芯片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细胞融合方法,它可以广泛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医药、食品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由于其不仅具有可控性强、操作简便、对细胞无毒害等优点,还比传统细胞电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玲 杨军 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年33卷8期 1698-1702页
【摘要】 构建了一种薄膜电极阵列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通过多聚物微通道底/顶层凸齿状的微电极,以及多聚物微通道侧壁上溅射形成的一层离散式金属薄膜电极,共同形成离散式“三明治”微电极结构.该微电极结构可在微通道内部形成与传统凸齿状电极相似的非均匀分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宁 杨军 等 《分析化学》 2009年37卷8期 1247-1250页
【摘要】 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board, FPCB)技术,通过在聚酰亚胺基底薄膜表面层压的铜箔上刻蚀微电极阵列结构制备了一种细胞电融合芯片.在低电压(≤40 V)条件下实现了细胞电融合,融合效率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畏 徐海伟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年35卷1期 29-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开发高通量的细胞电融合平台,并通过此平台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与体细胞融合,探讨融合细胞的多能性.方法 本实验室自主研发微流控芯片,将转染了绿色荧光的mESCs与转染了红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凌宇飞 导师:廖彦剑 王刚林 重庆大学 其他 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作为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细胞电融合被广泛使用在植物育种、单克隆抗体制备、哺乳动物克隆、抗肿瘤疫苗等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而相较这些应用的飞速发展,细胞电融合装置的现状就显得尤为滞后,常规的毫米级融合腔室是难以做到精确操控和高效融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玲 导师:郑小林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5年
【摘要】 细胞电融合技术自发明以来,由于其可控性强、操作简便、对细胞无毒害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单克隆抗体制备、药物筛选等领域。随着微流控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发展,细胞电融合芯片技术在最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小玲 导师:杨军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细胞融合不仅在杂交育种、基因调控、遗传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应用广泛,而且在很多新兴研究领域,也已成为关键技术。因此如何促使细胞进行融合以及怎样提高细胞的融合率,同时保证融合后的细胞的存活率成为国内外研究中争相探讨的问题。
如今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凤 导师:郑小林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脂质体是磷脂双分子层膜在水相中组装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脂质体具有双亲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具有类似的结构,在美容、食品、医药和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粒径大于1μm的大脂质体是一种常用的转染工具,另外它还是很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