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
- 1
- 1
- 10
- 6
- 4
- 1
- 1
- 6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杰 漆正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26期 5127-5130页ISTICPKUCA
【摘要】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文章介绍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综述该技术的应用进展,分析其应用于运动人体科学的可行性.生物电阻抗技术在人体成分的测量、血液及血流动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劳期迎 曹殿青 《中国处方药》 2019年17卷2期 29-31页
【摘要】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生物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其具有无创、快速、相对成本低、安全、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和反应信息丰富、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动态监测和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星 束美霞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6年19卷3期 208-21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基于小型一体化生物电阻抗电极的用于多部位阻抗血流图检测的仪器,用于检测手腕、颈、脑等多部位阻抗血流图和评价运动负荷状态下组织中阻抗血流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共模抑制比的差动放大器和相关检测原理对小型电极提取的微弱信号进行处理,设计相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秀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4年21卷6期 311-317,320页ISTICCSCD
【摘要】 本文从生物电阻抗血流图(bioimpedance rheohepatogram)、生物电阻抗测量(bioimpedance measurement)、生物组织阻抗频谱特性(bioimpedance spextroscopy)、生物电阻抗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贵遐 韩冰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3年20卷4期 287-290页ISTICCSCD
【摘要】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临床的检查和监护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它的优点是无创性、功能性,以及价格低,操作方便等,但也有定量性及定位性差等问题.本文就生物电阻抗技术在阻抗血流图、人体阻抗成像及人体成分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电阻抗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杰 漆正堂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14卷6期 34-37页
【摘要】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该技术在人体成分的测量、血液及血流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可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借鉴;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EIT)为无创、实时、动态地监测运动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超世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10卷1期 21-25页
【摘要】 以人体组织的阻抗特性为基础,阐明了简化模型,血液电阻率,细胞膜容抗以及呼吸干扰等对血流图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比较了采用全身测量、分段测量和多频率方法行人体成分分析(BIA)测量时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阻抗测量建立有效的胃动力学评价方法;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轶 导师:何为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建新 99'中国生物医学电子学学术年会 1999年
【摘要】 采用双频率阻抗血流图技术,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评价心血管功能信息,并有望以红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表观生物阻抗特征,以获得评价血流场变化的独特信息,并为下一步多频阻抗血流图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10卷2期 37-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临床方法研究中医经络系统活动的可行性;方法:电阻抗容积血流图的肢体循经脉测定及玻璃酸酶的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等;结果:观察到了前臂及小腿循经脉血流图在机体对內、外调节活动中及玻璃酸酶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的有效治疗中的中医经络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