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9
- 1
- 17
- 5
- 2
- 32
- 7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韦 葛颂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3期 244-255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对比显性标记应用于居群遗传结构研究时不同统计参数的适用性,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5个居群的100个疣粒野生稻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衡量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时,多态位点比率(PPB)会低估遗传变异的量,其价值不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
【中文期刊】 钱韦 谢中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2期 1279-1287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继1978~1982年全国野生稻普查后,又一次对中国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 (Nees et Arn. Ex Watt.))主要分布点的居群特征、濒危现状和破坏情况进行了野外生态学研究.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目前疣粒野生稻...
【中文期刊】 蒋春苗 黄兴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期 99-10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与栽培稻叶片主脉、...
【中文期刊】 史冬燕 程在全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8期 1527-153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SMARTTM技术构建的疣粒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克隆进行随机测序,获得了疣粒野生稻金属硫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412 bp,开放阅读框长186 bp,编码62个氨基酸,10个半胱氨酸集中分布在肽链的N端和C端,该蛋白的分子量...
【中文期刊】 蔺忠龙 白现广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年44卷6期 1181-11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成熟种子经55℃温度处理3 d打破休眠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挑选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经3个月的继代培养,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经酶解、去壁后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原...
【中文期刊】 贾东亮 舒理慧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年19卷3期 177-18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素标记的疣粒野生稻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GISH)分析。FITC检测表明,杂种细胞中来自疣...
【中文期刊】 陈贤 董岩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16年30卷4期 335-344页
【摘要】 盐胁迫是影响盐/碱稻区水稻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研究耐盐相关基因,对于培育水稻抗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OmR40c1是从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中分离获得 cDNA序列,与已报道的受脱落酸与盐诱导的OsR40c1的 CDS...
【中文期刊】 杨勇 陈利娜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2年24卷5期 846-852页
【摘要】 Y73是一个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后代株系,它兼具了野生稻高抗白叶枯病的特性和栽培稻优异的农艺性状.本研究以Y73和易感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IR24为亲本创制了重组自交系群体,并利用该群体构建了Y73特异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