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2
- 108
- 9
- 4
- 3
- 3
- 71
- 16
- 11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全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2期 2450-2451页ISTICPKUCA
【摘要】 总结张之文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注重标证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提出慢性肾病的标常表现为瘀血、痰浊、水气和外邪,是导致疾病迁延,不断加重的根本.治疗以治标为先.传统的四诊必须借助于现代检查结果,注重微观辨证,病证结合.总结了相关治疗的用药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茜元 朱振刚 《长寿》 2024年19期 75-76页
【摘要】 朱振刚教授三辨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分别从病名之辨、机制之辨、治法之辨3方面探析,力求基于"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从本虚标实病理性质着手,辨别病情轻重缓急,做到扶正为本,祛邪有度.
【关键词】 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名之辨;邪正之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乐 赵鸣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293-2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宋爱人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亦是伤寒大家、温病泰斗.宋爱人教授热忱中医教育,主张中医教学应授以规矩,教以方圆,与时俱进,尊经学而崇实学,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反对伤寒温病门户之争,主张寒温一体;发扬伏暑证治,提倡透邪兼顾护正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林 黄开月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期 116-120页ISTICPKUCA
【摘要】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诊疗均重视兼固脾胃.唐旭东教授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路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既是中医临床辨证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抓手和操作技术路线,也是落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跃红 王利锋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3期 379-381页ISTICCSCDCA
【摘要】 《医寄伏阴论》为清代著名医家田宗汉所著的一部研究伏阴病的专著.田宗汉提出伏阴病是春夏之时寒湿阴邪伏于肺脾肾三经孙络,至夏秋而发的以先下利清水而后呕吐为主症的外感病.田宗汉辨治伏阴病重视症、脉、舌,注重舌诊,并专绘二十五式舌鉴图以明舌苔舌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瑶 刘丽芳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4期 195-198页ISTIC
【摘要】 总结刘丽芳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经验.刘丽芳从《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提出"郁"为本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火"则为本病的最终体现,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总体分为肝胃郁热之阳火、阳虚邪结之阴火,并提出清透阳火,补散阴火;分...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火郁发之;刘丽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萱 孙占学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钱乙基于小儿体质及脏腑特点创立五脏理论.导师孙占学教授取象小儿形体脏腑之"纯阳之体""脏气清灵"特点,与头面部皮毛官窍相比类,认为头面作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皮毛卫外为固,五官连络五脏,易受风火阳邪及五脏郁火侵犯,因此在辨治头面部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梅 邓天好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17期 165-169页ISTICCA
【摘要】 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基于《黄帝内经》"土郁夺之"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与中焦失运、痰瘀毒邪胶结密切相关,并根据其病因病机创制胃癌专方——胃复方,以开郁畅土,健脾扶正,解毒消癥.同时根据"气郁、痰浊、瘀毒、阳虚"等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洪宇 李竹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34卷4期 509-514页ISTICCA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刘建秋教授认为哮喘发病与"痰"密切相关,而治"痰"的关键在于治"气".治"气"之法,主要在于调理五脏、三焦之气,如宣肺降气以治痰、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钮妍 赵艾婧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3期 515-518页ISTICCA
【摘要】 情绪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健康疾病,也是中医学中一种典型的神志障碍、形体紊乱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见多种情绪障碍共患现象.王素梅教授基于形神一体观,通过探析神、气、形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构建以神机为枢纽、脏腑气化功能为根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