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4
- 11
- 3
- 185
- 21
- 14
- 11
- 9
- 12
- 11
- 11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博冉 林夏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35卷5期 388-3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及贝叶斯决策理论建立神经系统疾病门诊智慧分诊决策树管理模型.方法 以贝叶斯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完成神经系统疾病快速专科/亚专科机器学习;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或亚专科分诊数据,以循环神经网络及贝叶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全耀 姚斐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2期 188-191页ISTIC
【摘要】 五经隶属于五脏,是通灌五脏的经脉,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五经穴"是五指经络,是五经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五脏特定穴,通过"推五经",可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幼科推拿秘书》通过五指的经络、穴位与五脏建立联系,创立"五指经穴通连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楠 张嘉员 等 《中医学报》 2021年36卷1期 13-17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三焦和肺络,疫疠(湿)由口鼻入,上焦先受,瘀浊内生,困阻肺络,疫邪传变迅速,可及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蕴结三焦.因此结合焦络理论"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核心思想,认为三焦不通、肺络痹阻为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治则治法大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涛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年39卷5期 694-6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医学大数据、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时代为慢性复杂疾病及其病因的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实现循证医学、科学转化、合理精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系统流行病学是一种进行疾病危险因素风险识别的流行病学方法,是流行病学的新领域,其利用系统生物学、流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云 韦忠红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4期 5968-5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始动因素.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中药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分泌物抑制肿瘤转移、阻止肿瘤招募抑制性免疫细胞、影响特定组织部位基质组分的炎性极化.中药作用具有多靶点、微效、双向调节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青青 赵京生 《中国针灸》 2016年36卷6期 650-6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探讨《诸病源候论》对血脉的认识及运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中的血脉较《内经》在整体认识及具体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变化.整体认识上,将血脉的重要性提升,如强调与情志及发育的密切关系,血脉包括形神两层含义,以及血脉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的首要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亚仙 魏丹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期 47-50页ISTIC
【摘要】 针灸治疗偏头痛以经络辨证为核心,在十二经脉中根据经脉循行部位的不同将头痛分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等,经络辨证选穴依据主要有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辨证配穴以及根据病变部位上下左右配穴,而偏头痛的发病部位有明显经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元旭 何志军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0期 1614-1617页ISTIC
【摘要】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种损伤机制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公认的发病机制有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在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基础上的感染,其他发病机制如:氧化应激、相关通路、基因遗传等.针对糖尿病足,相关学者依据中医学理论提出多种病机学说,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若宣 吕文良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2期 304-307页ISTICCA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始动因子及持续因素是湿热疫毒,发病之本是正气不足;病机在于“毒损肝络”,疾病渐进深入;瘀、毒、湿、热是主要致病因素.治以化瘀通络、扶正解毒之法.①肝络失和:湿热疫毒初袭肝络,络脉气机不畅,多以气滞表现为主,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