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8
- 72
- 6
- 1
- 404
- 25
- 21
- 21
- 7
- 79
- 20
- 18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亦勤 《辽宁中医杂志》 2003年30卷9期 696-697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中医所讲的疽,有无头疽和有头疽之分.本文主要指有头疽,是发生在皮肤的多个相临近的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以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进展迅速,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莲盆...
【中文期刊】 陈云志 张军平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5期 1200-1201页 PKUCSCDCA
【摘要】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特异治疗方案.文章从其病因病机与中医外科"痈疽"的相似性,就"痈疽"理论及相关方药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及康复指导作用.
【中文期刊】 张晓霞 吕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4期 523-524页 ISTICCSCDCA
【摘要】 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治疗痈疽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外科正宗》中包含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外治法有针法、灸法、外敷、熨法、吹药等,而常用的外治法是针法和灸法.故主要从陈实功针法治疗痈疽经验方面进行总结,...
【中文期刊】 蒲兴春 杨媚月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14期 1613-161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痈疽仙方油剂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30只中国白兔,制作深Ⅱ度烫伤并感染的创面,随机分为空白组、爱康肤银阳性对照组和改良痈疽仙方油剂组.创面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干预14天后,取部分创面组织,免疫组化观察TNF-a、...
【中文期刊】 李强 钱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39卷7期 14-16页
【摘要】 目的 从温毒理论出发,通过对骨痈疽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历代医家对温毒理论、骨痈疽的病因病机认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现骨痈疽的病因病机与温毒理论有很多相似点:(1)同为温热毒邪致病;(2)具有攻窜流走的性质,可发为四肢,甚至内攻...
【中文期刊】 和中浚 任玉兰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5卷1期 1-4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痈疽在中国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社会因素.方法:通过引用中医文献、史学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论证,从内史与外史结合的角度,探讨痈疽在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表现特点及其社会因素.结论:魏晋战乱造成的战...
【中文期刊】 郭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4卷3期 43-44页 ISTIC
【摘要】 《简易普济良方》为医方著作,刊于1561年.作者彭用光,明代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书共六卷,以临床单方验方、食疗、食物宜忌、食物制造、养生等为主要内容,其中卷六为彭氏注释的《痈疽神妙灸经》(又名《痈疽神秘灸经》),主要论述治疗痈疽的主要腧穴...
【中文期刊】 王姝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05卷4期 288-290页 ISTIC
【摘要】 <家藏心典>系清代陈修园晚年的著作,现仅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保存一孤本,十分珍贵.该书对痈疽的病因病机、痈疽的辨证以及痈疽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陈氏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痈疽产生的主要原因,该病的病机关键是"不通",本病的病理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中文期刊】 周国琪 王丽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年11卷3期 165-166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古今痈疽概念的差异<灵枢·痈疽>首次对痈与疽进行了辨别,使两者在概念上得到区分:"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痛.""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