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2
- 3
- 2
- 1
- 1
- 1
- 4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越 冯志勇 等 《生物学杂志》 2014年31卷1期 68-7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黑色素的代谢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黑色素的代谢异常导致了食用菌白色新品种的出现.对食用菌黑色素代谢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综述,对黑色素代谢异常与食用菌白化菌株形成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食用菌黑色素的形成途径,对黑色素合成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鸿生 袁红旭 《菌物系统》 2003年22卷4期 634-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弱致病性白化突变菌株与强致病菌株进行有性重组,研究了小麦全蚀病菌(禾项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mis var.tritici)致病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以接种株地上部干重为致病性指标时,该菌对小麦的致病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淑春 王学武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12期 111-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探讨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机制及遗传变异特性,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REMI)对Curvularia lunata进行了遗传转化,共获得109个稳定的突变株.PCR检测结果表明,质粒pUC-JS已成功导入突变株中,转化子既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菊 陈宏明 等 《菌物学报》 2012年31卷4期 567-5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筛选带有自然标记的稻曲病菌菌株,2010年从浙江省象山县和陕西省勉县采集和分离到2个稻曲病白化菌株,ZJa0201和SXa0l01.它们在PS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约为其他稻曲病菌株的3倍,未见产生厚垣孢子;在PS培养基上只能产生少量分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倩婷 导师:李泰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自然界中,生物的白化现象并不少见,白化生物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针对其特点开展研究不但具有科学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一些性状良好的白化花卉和作物、白化观赏动物等,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大型真菌白化现象的研究报道较少,开展大型真菌白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鄢洪海 陈捷 等 《菌物系统》 2002年21卷4期 604-6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对采自辽宁省瓦房店、绥中等市县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标本分离时,发现一些分离物是白色菌落并产生弯月型的分生孢子,这种白色菌株占很大分离比例,最高地区达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桑红 廖万清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2年15卷3期 193-19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微观进化在新生隐球菌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取标准的产黑素和白化突变菌株分别培养,研究产黑素表型的变化,并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CNLAC1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结果:产黑素在转种培养后未见变化,而CNLAC1基因片段扩增时,发现转种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裕充 廖万清 等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1卷3期 132-133,13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白化株活力的影响,探讨黑素在抗吞噬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新生隐球菌白化株Mel-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细胞共孵育,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Mel-在J774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 1个巨噬细胞可吞噬多个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建忠 王慧娟 等 《食品科学》 2011年32卷11期 187-191页
【摘要】 为了发酵获得无色素普鲁兰糖,对菌株Aureobasidium pullulan NG进行紫外诱变,成功获得一株高产普鲁兰糖的白化突变株UVMU3-1.将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比较发现,其菌体生长能力和分化能力未发生显著改变.突变菌株产出的多糖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余香 赵双宜 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年39卷5期 102-106,111页
【摘要】 应用含有大麦Mlo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I,对3种基因型小麦(核生3号、烟优361、扬麦158)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从其中2种基因型获得23株转基因植株,有2株是白化苗,转化频率分别为1.9%(核生3号)和2.8%(扬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