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3
- 2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彭小静 黄海山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743-7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白桦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林分密度下白桦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白桦天然林的保护提供合理的密度参考.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宝库林区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调查并测定了 100-4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雅雯 石正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5期 7603-76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桦作为祁连山东部地区的关键先锋树种,正面临林分植被退化的严峻威胁.准确评估该地区白桦天然林土壤质量对于维持祁连山生态平衡及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不同林分密度(D1:0-200株/hm2;D2:200-400株/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平 李凤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6期 1851-18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大、小兴安岭地区212块白桦天然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和区域内及周边共30个气象站点数据,构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单木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小兴安岭地区林分因子及气象因子的差异,采用哑变量方法构建了含区域效应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慧颖 耿艳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11期 3046-30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防止北方土石山区的土地和植被在人类活动下进一步退化,为冬奥会赛后制定战略性植被恢复计划,以白桦天然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灌草地和弃耕农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等13种土壤理化指标,对冀北土石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宇 王文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684-4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理解天然林林分群落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耦合关系是提升天然林管理、达到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选择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典型落叶松林、杂木林、白桦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特征(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进行调查并计算丰富度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云友 董灵波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4期 1085-10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不对称性竞争在种群空间分布、群落结构转变和森林演替的稳定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3个不同演替阶段(即白桦林、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和兴安落叶松林)的1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g(r)和单、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鹏 张绍轩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9期 2937-29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内典型落叶松-杨桦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次生林、山杨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切割法和分层挖掘法对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并通过解析木进行了生长量的测定,从而建立生物量、生长量模型对林分的碳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强 凌雷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700-47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森林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由于森林类型及其所处立地环境不同,森林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具有复杂性.以甘肃兴隆山6种森林类型(青杄林、青杄-白桦林、山杨-白桦林、灌丛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0-60 cm土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森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裕元 郑纪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2期 2447-24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山杨林、白桦林与辽东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演替森林(山杨林与白桦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为62种左右,而天然顶极森林(辽东栎林)的物种数量则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高 代力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5期 116-1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样地调查对不同干扰方式产生的过伐天然林、次生白桦林和人工落叶松林等群落的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和分类探讨,并选取了林窗片断和叶面积指数两个能表示群落冠层结构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窗片断值分别为:原始阔叶红松林0.194、原始阔叶类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