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9
- 11
- 3
- 1
- 60
- 37
- 22
- 14
- 8
- 40
- 9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庭路 陆春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2期 69-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片、丘疹及水疱,...
【关键词】 白色萎缩; 血管炎,透明性,节段性;
【中文期刊】 梁晶 宋泽蓉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12期 2083-2084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色萎缩的误诊原因,提出正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入我院的6例白色萎缩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6例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及病理活检的分析得到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治愈出院....
【中文期刊】 石秀艳 马东来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年39卷11期 692-69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发病以青年女性居多,皮损表现为双小腿、踝部、足部散在的淡红色和紫红色斑疹、浅表溃疡,愈后形成象牙色萎...
【关键词】 白色萎缩; 血管炎,透明性,节段性;
【中文期刊】 沈洪元 曹先伟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1期 40-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17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背、小腿伸侧出现大小不一的瘀点,部分融合成网状,压之不褪色,渐向大腿蔓延.2004年5月双足内、外踝皮肤出现约黄豆大溃疡,伴渗液,偶感针刺样疼痛及轻微瘙痒,虽经多次治疗,溃疡愈合缓慢,遗留象牙白色萎...
【中文期刊】 张晓菲 杨希川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5期 286-2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院住院的7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以上女性居多,皮损表现为双小腿、踝部、足部散在淡红色和紫红色斑疹、斑片,逐渐破溃、渗液...
【关键词】 萎缩,白色; 血管炎,透明性,节段性; 血浆置换术;
【中文期刊】 黎儒青 成晓玲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7期 653-6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白色萎缩又称网状青斑样血管炎或节段性透明性血管炎,病因尚不清楚,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本院收治1例,采用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1],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张维 常成荣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4期 239-2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18岁.双小腿、踝部、足跟部反复出现瘀点、瘀斑、水疱、溃疡及象牙白色萎缩斑,伴疼痛.皮损组织病理为真皮血管增生、充血,血管内有透明血栓形成,管壁增厚,管腔闭塞,血管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伴红细胞外渗.本例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
【关键词】 白色萎缩;
【中文期刊】 周春 朱琴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2卷z1期 124-1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1998年4月因外伤致左髋关节血肿,住上海某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予羟基脲治疗,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分类及骨髓象调整剂量,1.0~3.0 g/d,持续至今,累积服用羟基脲1 779 g...
【中文期刊】 李洪利 朱明兴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36卷7期 609-610,613页 ISTIC
【摘要】 白色萎缩为临床非常少见的慢性、复发性、疼痛性皮肤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血管扩张剂、抗凝药和激素等疗法,治疗手段及疗效均不显著,而且容易复发.临床诊治一例白色萎缩患者,辨证归属于中医学脉痹,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