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4
- 3
- 2
- 1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敏 秦本露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29卷6期 559-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肌肽(camosin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dermal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DMEC)氧化应激及促炎症反应的影...
【关键词】 肌肽;脂多糖;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丽丽 王立群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年21卷3期 198-2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转位,探讨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核因子κB核转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用AGE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与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在体外共同培养1h...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吉萍导师:黄巧冰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目的:本课题拟以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endothelial cells,HMVECs)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生物学、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测定、免疫印迹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方法...
【关键词】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王玉荣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4期 324-32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CD133、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ter 1 protein,Glut-1)及其所标记的前体细胞、胎盘绒毛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斯明 姜会庆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2期 90-93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标本52例、海绵状静脉畸形25例、动静脉畸形9例、毛细血管畸形2例、正常皮肤软组织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 副岛一孝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6年22卷6期 452-4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在27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2.5 cm×2.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处/只),将其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组:将血管内皮细胞混入0.5 ml纤维蛋白胶中,按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焱玲 丁桂凤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32卷4期 362-3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神经免疫调节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基础上,神经系统通过分布于皮肤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作用于皮肤的免疫细胞(包括Langerhans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影响这些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其中T淋巴细胞是银屑病发病...
【关键词】 银屑病/病因学;神经免疫调节;T淋巴细胞/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吉萍 陈波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年18卷5期 341-3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作用下,小G蛋白RhoA及其激活的激酶ROCK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布的变化.方法 培养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别以糖基化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处理不同的浓度和时间,用免疫荧光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虎 李小静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年13卷4期 237-2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内皮抑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新生毛细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内皮抑素防治病理性瘢痕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耳兔16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直径为6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4孔,共计128孔,建立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国富 刘荣卿 等 《重庆医学》 1999年28卷6期 44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微血管有明显异常,是皮肤损伤后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二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为进一步明确微血管及其相关因素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本课题采用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同位素掺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