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17
- 8
- 4
- 28
- 24
- 6
- 4
- 1
- 51
- 21
- 17
- 13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英丰 于洋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6期 147-1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进行青藤碱贴剂的皮肤局部药动学研究.方法:微透析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法联用,以HPLC-UV和液闪计数仪为检测工具,以微透析探针为采样手段,将线性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皮下组织,采用释放量法测定青藤碱皮肤相对损失率,实时、活体、动态监测青藤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雅 朱丹 等 《中国药房》 2011年22卷30期 2863-28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介绍皮肤微透析技术在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国内、外近几年来将皮肤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的进展.结果与结论:皮肤微透析技术可以在不破坏皮肤组织的条件下对皮肤或皮下组织细胞外液物质浓度进行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紫涵 马迅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4年33卷21期 2246-2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技术作为一项活体取样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神经学科研究,后来在外周组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研究药物的组织渗透、目标组织内药物分布以及体内代谢动力学等方面,微透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欢 宋选飞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2期 167-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弩药微乳多成分在家兔皮肤组织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UPLC测定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杠柳毒苷、新乌头碱质量浓度;采用增量法与减量法探究温度、灌流速度、质量浓度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UPLC测定弩药微乳经皮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透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宏敏 郑丽娥 等 《中国药品标准》 2024年25卷2期 118-125页CA
【摘要】 通过梳理微透析(微灌注)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总结其在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李洁环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1期 29-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参芩凝胶中小檗碱、黄芩苷的经皮微量渗析取样方法,并对参芩凝胶的促渗工艺进行评价.方法 以小檗碱、黄芩苷回收率、损失率为指标,采用增量法、减量法对灌注速度、取样间隔、灌注液浓度进行考察,研究反渗析法是否可应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的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俊晖 苏安宇 等 《中国药业》 2023年32卷15期 54-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利塞膦酸钠皮肤微透析方法.方法 以利塞膦酸钠探针体外回收率为指标,采用增量法确定微透析试验中利塞膦酸钠的灌流速度及取样间隔;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灌流液流速及质量浓度对探针体外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以验证反透析法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霞 郭秀彩 等 《中成药》 2012年34卷6期 1039-1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芥子碱皮肤与血液体外微透析方法的条件,建立芥子碱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 以芥子碱稳定性为指标,选掸灌流液;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体积流量和质量浓度对皮肤和血液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芥子碱微透析的体积流量及取样间隔;以确定的体外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金钊 胡晋红 《中国新药杂志》 2011年20卷14期 1270-1274,13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是一种活体的取样技术,在皮肤药理学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微透析被用于外用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制剂的透皮吸收、监测皮肤炎症介质、皮肤组织的内分泌、中药经皮代谢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微透析向联用各种分析检测技术的方向发展,如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 MARY S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年17卷5期 345-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肤微透析技术是应用半透膜两侧溶质被动自由弥散原理,动态地监测真皮组织间液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浓度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近年在皮肤病理生理学、皮肤药代动力学等领域的新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