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3
- 129
- 12
- 12
- 1
- 51
- 24
- 20
- 14
- 11
- 124
- 86
- 75
- 68
- 5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泉声 董新民 等 《四川中医》 2002年20卷2期 9-12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皮肤感受器(R)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兔股后皮神经所含感受性单位为对象,在鉴别9类皮肤R基础上,参考感受器电针阈值(REAT)与R的压力阈值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的关系,使之组合为有髓低阈机械R、有髓高阈机械R和无髓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新民 董泉声 等 《四川中医》 2000年18卷2期 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按摩穴位时可以从相关的皮肤与深部传入神经上引导出由大量诱发冲动综合组成的随手法而变化的"按摩诱发电位图",传入神经纤维类别亦随手法而有差异,结果提示按摩对穴位感受性组织的作用具有规律性,且随手法而不同[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8卷2期 132-135页
【摘要】 用扫描电镜和半薄切片技术对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表面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皮肤感受器是位于鳞片凹窝中的帽状突起,其上有粗长的感觉毛.皮肤感受器皮肤与一般皮肤结构有明显区别,其表皮中β-角质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慧海 陈旭 等 《四川动物》 2023年42卷6期 641-649页ISTICPKU
【摘要】 运用扫描电镜、组织切片、显微拍照等实验方法对绿安乐蜥Anolis carolinensis背部未蜕皮和蜕皮皮肤微皮纹及皮肤感受器形态、组织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未蜕皮和蜕皮皮肤的微皮纹和皮肤感受器特征、大小没有显著区别,因此蜕皮组织是研究这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炜 邵银初 等 《中国骨伤》 2019年32卷11期 1021-102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沅鑫 周其全 《西南国防医药》 2009年19卷1期 137-1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哺乳动物的皮肤是维持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隔离的缓冲器[1],因此皮肤成为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一道重要屏障而发挥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另外,皮肤也能通过调节血流量对环境的刺激产生应答.两栖类动物的皮肤具有重要的呼吸功能,但哺乳类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泉声 张荣棠 等 《四川中医》 2007年25卷6期 95-101页ISTIC
【摘要】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掌握电针感主要特性、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种浅、深感觉及电针感反应,鉴别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朱冬青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4年46卷2期 145-1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冷却对振动引起的人手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随机选取15名健康成年人,利用冰袋将中指皮肤温度冷却至22℃左右,或保持常温(中指皮肤温度32℃左右),将振动器置于受试者中指掌指关节处,施加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绘普 丁圆圆 等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年38卷9期 887-8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由烧伤等因素导致的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触觉功能的重建离不开触觉感受器默克尔细胞的功能再生。默克尔细胞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与神经紧密相连形成默克尔细胞-神经复合体,在生物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默克尔细胞通过机械门控离子通道P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芮晨 袁绘普 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2年44卷2期 391-398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默克尔细胞是一种感知机械力,参与识别物体外形和纹理的轻触觉感受器,位于皮肤表皮基底层和体内感知机械力的上皮组织中.作为感知机械力的感受器细胞,默克尔细胞在个体的生存中非常重要.多种信号通路以及微环境因子参与默克尔细胞的发育调控,但其发育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