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
- 1
- 7
- 6
- 4
- 2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武日东 唐诗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8期 1425-14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目前人工皮肤替代品的种类较多,各有优缺点,仍然没有一种理想的产品应用于临床.目的 探讨构建一种可以缓慢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双相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旺 陈玉林 等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2期 62-63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改善创面愈合外观及功能的重要性,而自体皮源不足仍是大面积烧伤病人救治过程中的难题,因此,皮肤组织工程则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不断有各种皮肤替代品出现,这些皮肤替代品分别修复皮肤的不同部分和功能。本文就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谷 付小兵 《现代康复》 2001年25卷18期 52-53页ISTICPKUCA
【摘要】 现介绍近 10年国外烧伤皮肤代用品的研究动态 , 对暂时性和永久性皮肤替代用品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旺 导师:郇京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烧伤外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用猪皮制作无细胞异种真皮的方法,检测其真皮支架的性能:研究无 细胞异种真皮与表皮细胞培养相结合的重组复合皮的制作及其移植应用.结论:无细胞异种真皮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便实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和真皮支架功能,可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太光平 吴克 等 《生物学杂志》 2019年36卷2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烧伤和慢性伤口的快速覆盖与愈合仍然是临床待解决的难题,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移植及组织工程皮肤替代品覆盖.尽管过去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但许多难题仍未得到解决:比如缺乏血管网络、毛囊、汗腺、皮肤色素细胞等必要的皮肤功能单元.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谷 黎君友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7期 2488-2490页ISTICPKUCA
【摘要】 胶原是组织构建和组织重建的重要材料,在外科应用的生物聚合材料中,胶原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材料之一.介绍近 10年胶原作为缝合材料、溃疡、烧伤、骨组织、心瓣膜、血管、食道和气管等修复材料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情况 ,以及胶原作为皮肤替代品在培养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谷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12年13卷2期 123-126页ISTIC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引起皮肤组织缺损的原因很多,有撕裂伤、皮肤病、新生物形成、感染、烧伤和其他创伤等.皮肤缺损或某些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缺失,可能造成感染、脱水和组织坏死甚至创伤性休克等不良后果.皮肤由真皮和表皮两层结构组成,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超 赵恒义 等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5年4期 64-69页
【摘要】 对皮肤组织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可为各类事故中对人体伤害的评估以及防护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也可为皮肤替代品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选用猪背部皮肤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低应变率压缩实验研究和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研究,得到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琴 王晓萍 等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13卷1期 49-52页
【摘要】 组织粘合剂或伤口敷料可以保护伤口表面并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组织粘合剂作为封闭创口或止血的缝合线/钉的替代品,近年来在创伤修复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商用组织粘合剂存在粘合强度不足,生物相容性欠佳,功能单一等问题.幸运的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惠婷 李金泽 等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6期 819-829页
【摘要】 对生物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测定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中,血液取样和分析是临床诊断中的标准方法,但血液采样具有损伤性,通常会导致皮肤组织损伤从而引起患者不适.皮肤间质液(Interstitial skin fluid,ISF)具有丰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