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9
- 11
- 1
- 1
- 62
- 60
- 52
- 32
- 16
- 96
- 50
- 23
- 17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怡 赵卓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28卷11期 1148-11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1年发生在辽宁省的一起人间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炭疽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特点,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绘制传播链,分析致病因素.结果 暴发疫情的流行期为23 d,排查39 610人,医学观...
【中文期刊】 王双凤 王建全 等 《疾病监测》 2008年23卷4期 264-2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人间炭疽病例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多为散发病例,肺炭疽及肠炭疽病死率高.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猪.牛、羊、猪、犬等家畜极易受感染,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2...
【中文期刊】 黄牧 王萍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1期 159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2005年7月29-31日沈阳市发生皮肤炭疽确诊病例7例,疑似病例5例,其中1例疑似病例死亡的炭疽疫情暴发流行,现将其流行病学调查处理与结果分析如下:
【中文期刊】 张智 王萍 等 《疾病监测》 2006年21卷9期 502-5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5年7月29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某医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皮肤炭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知其同村的居民中还有人患有类似病症,但尚未就诊.
【中文期刊】 李博平 单百卉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4卷3期 146-149页 ISTIC
【摘要】 报道三例皮肤炭疽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例1,男,75岁.在宰杀病羊后,左手背出现水疱、血疱、坏死、溃疡.例2和例3为夫妻,男50岁,女48岁.均接触死牛后,右手和上肢皮肤肿胀其上水疱、血疱及坏死糜烂.三例患者水疱疱液培养均发现炭疽杆菌,诊断...
【关键词】 炭疽杆菌; 皮肤炭疽; Bacillus anthraci;
【中文期刊】 于文文 孙静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62期 295-2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黄二香散湿敷治疗皮肤炭疽的护理.方法 将18例皮肤炭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观察组患者均为无三黄二香散不良反应者,患者使用三黄二香散湿敷治疗皮肤炭疽,对照组使用碘伏湿敷治疗皮肤炭疽,比较两组患者的患处收敛时间和愈合...
【中文期刊】 芦燕 郭永琳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62期 275-276页
【摘要】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人类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产品或吸入受感染动物产品携带的炭疽孢子而被感染.炭疽感染通常有三种形式:皮肤感染、胃肠感染和肺吸入.大多数炭疽感染发生在皮肤伤口或擦伤.在皮肤炭疽中,红色斑疹出现在皮肤暴露区域,并形成无痛小...
【中文期刊】 廖楚航 朱琦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10卷6期 86-8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颜面部皮肤炭疽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9例颜面部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9例患者均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症状表现为病变部位最初出现红色丘疹,2~3天出现水疱,周围组织水肿,水疱破裂后出现局部组...
【中文期刊】 吴强 王建全 等 《职业与健康》 2008年24卷7期 666-66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7年8月24日,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澄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澄江县九村镇七江村委会七江村发现2例疑似皮肤炭疽病人.接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市畜牧兽医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和疫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