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3
- 62
- 8
- 3
- 156
- 138
- 110
- 75
- 72
- 45
- 38
- 38
- 37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宁 辛毅 等 《中药材》 2008年31卷1期 107-11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艾叶对几种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研究艾叶中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倍比稀释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提高了抑菌组分的提取效率和实验的精确度.与此同时,尝试使用浊度法测试艾叶中蛋白成分对皮肤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海燕 曾锦专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8期 750-75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对几种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杯碟法测试"米邦塔"仙人掌汁对不同的细菌类皮肤致病菌是否有抑制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米邦塔"仙人掌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彤 游玲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2卷1期 53-58页
【摘要】 [目的]研究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绘制抑菌曲线.[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景云 马克坚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3卷3期 54-5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荷芩止痒搽剂对常见皮肤致病菌体外抗菌试验效果.方法 采用平皿钢圈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绿脓杆菌)、白假丝酵母、紧密单孢枝霉、裴氏着色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星形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疣状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10种皮肤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李欣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4年34卷24期 3759-3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Toll样受体4(TLR4)、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
【关键词】 烧伤;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切口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小平 陈欢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17卷5期 391-393页ISTICCSCD
【摘要】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1].在真菌镜检的基础上再做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将为药物选择带来较明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俊峰 吴建美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41卷12期 134-136页
【摘要】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是我国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45.7%)和须癣毛癣菌(47.1%),主要侵害皮肤、指甲、毛发等,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药作为传统药物对皮肤浅部真菌抑制效果好且来源广泛、成分纯天...
【关键词】 中药;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菌;代谢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琪舜 邓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9卷15期 75-7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100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广东省韶关市慢性病防治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00例皮肤癣菌病患者,患者均接受镜检阳性,再接受真菌培养,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含衣着习惯、患病季节、职业(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占志萍 聂振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4期 324-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 对直接镜栓阳性的719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 719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510例,阳性率70.93%,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颂科 张书梅 等 《安徽医学》 2018年39卷9期 1106-11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皮肤浅部真菌病病种及主要致病菌构成,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分布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149例患者,收集真菌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比较分析各病种及致病菌在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