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2
- 1
- 9
- 4
- 2
- 1
- 1
- 7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晓琳 丁亮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0年29卷23期 2683-2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因其给药方式的特殊性,在进行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研究时需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和作用部位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体内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方法、体内药效学(ph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宁宇导师:吴建华 海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存在耐药率逐渐升高、疗效下降、依从性差等问题。硫康唑是一种唑类抗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紫萍 2017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经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雷公藤甲素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6只,雷公藤甲素乳膏0.5g腹部皮肤给药后,采用微透析法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隗慧林导师:郑家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系统或局部用药后,药物对靶点的药效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和药物与受体之间的亲和力。其中药物与受体之间的亲和力由药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决定,因此靶组织的药物浓度是调节药物药效作用的主要手段。皮肤病皮损的治疗可以通过系统用药或局部用药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紫涵 马迅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4年33卷21期 2246-2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技术作为一项活体取样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神经学科研究,后来在外周组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研究药物的组织渗透、目标组织内药物分布以及体内代谢动力学等方面,微透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太 侯晓琳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9期 1258-1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微透析技术,比较丁桂散经脐部、脐部旁开与口服给药后,活性成分在皮肤组织中的局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行为.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 4 组,即正常大鼠脐部给药组(N-CV8)、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脐部给药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彬 李欣燕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年15卷11期 1234-1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5-(4-苯氧丁氧基)补骨脂素[5-(4-phenoxybutoxy) psoralen,PAP-1]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测定方法,并用于大鼠皮肤给药后血浆PAP-1浓度的测定.方法:以异欧前胡素为内标,...
【关键词】 5-(4-苯氧丁氧基)补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皮肤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23卷12期 963页ISTICCA
【摘要】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并影响着疾病发病率和存活率.许多癌症 ,如结肠癌、皮肤癌、头颈癌、食道癌、肺癌和肝癌 ,男性患病风险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即使男性的高风险可归因于职业暴露和/或行为原因,如饮食、吸烟和饮酒 ,在调整这些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学美 邵华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7年33卷1期 56-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单体之一,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它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具有中等偏低毒性[1].苯乙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少量可经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苯乙烯的急性毒性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亮 王华 《安徽医药》 2007年11卷7期 648-650页ISTICCA
【摘要】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一代的甘氨酰四环素.由于结构改造使得甘氨酰四环索的抗菌活性优于四环素,抗菌谱广,对G+菌,G-菌,厌氧菌都有效,特别是临床上的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等.临床实验证明替加环素对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