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8
- 18
- 4
- 39
- 38
- 19
- 15
- 12
- 24
- 22
- 14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司晨琛 吴维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40卷3期 170-175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谷固醇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及血清植物固醇谱结果,以提高对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首诊并诊断为谷固醇血症的患儿临床特征,常规生化检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望 龚金梅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6卷6期 752-753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男性,60 岁,发现阴茎头部肿物 3 个月,伴有尿频尿急症状 1 周,轻度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肉眼血尿,遂来本院就诊.查体:包皮覆盖尿道外口,阴茎冠状沟周围多发大小不等菜花样肿物,与基底部相连,质软,活动度差,稍红肿.行肿物电切术,并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程 彭维海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5期 4366-4367页ISTICPKUCA
【摘要】 黄色瘤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异常引起的良性肿瘤,是由于脂质的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睑黄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黄色瘤,常对称地好发于两上睑的内眦处,多发或单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1〕,好发于老年人。较小的睑黄瘤治疗方法有激光法、冰冻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涛 邵英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8期 2144-21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Ω”形皮瓣法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在老年人睑黄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对13例上睑睑黄瘤患者,应用“Ω”形皮瓣的理念修复睑黄瘤切除后缺损,同时经传统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修复上睑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真喜 余力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12期 2101-21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告4例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肿瘤位于皮肤真皮内,直径1.1~2.6 cm;肿瘤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细胞混杂存在:瘤细胞多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振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16卷5期 427-4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液氮冷冻、平阳霉素注射、XL-射频皮肤治疗仪消融术3种治疗方法对睑黄瘤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将240例睑黄瘤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液氮冷冻、平阳霉素注射、XL-射频皮肤治疗仪消融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组间比较,XL-射频皮肤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东升 潘宁 等 《四川医学》 2011年32卷11期 1700-17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睑黄瘤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睑黄瘤单纯手术切除与睑黄瘤手术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形术各纳入20例,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详细对比(瘢痕的大小等客观指标以及患者和医生的主观评价的评分).结果 睑黄瘤手术切除联合上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英 吕俊元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13卷4期 51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999年4月-2003年2月,笔者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睑黄瘤患者7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睑黄瘤;皮肤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平 《药品评价》 2008年5卷12期 549-550页CA
【摘要】 <篇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异常性疾病,除了糖代谢异常外,还可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所以对机体的各系统、器官及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建德 张万鹏 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11卷3期 277-278页
【摘要】 <篇首> 1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在左耳前面部皮肤起一褐色结节3个多月,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易出血,于2003年11月6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耳靠近耳门处见一约1.0 cm×2.0 cm暗褐色结节,表皮粗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