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4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守超 王欣 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年10卷1期 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术后皮质支撑砥住的形态特征,为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采用头髓钉治疗的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收集术后3D-CT影像学资料完整、获得皮质支撑砥住的病例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茆玮 张世民 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09卷3期 182-187页
【摘要】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身体条件可耐受的患者应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实现早期康复并预防卧床相关的并发症。骨折复位质量决定了手术效果,因而复位技术的进展受到骨科医生的持续关注。目前,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技术经过近8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禛 熊文峰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年38卷6期 639-6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转子间骨折中股骨干近侧断面环周皮质在CT三维影像上的形态学特征,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支撑复位提供结构基础和解剖学依据.方法 收集80例AO/OTA分类31-A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导入Mimics软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守超 张世民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年26卷18期 1633-1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1A2型)均伴有分离的后内侧小转子骨块,获得前内侧皮质复位是重建骨折稳定性的关键.本研究比较前内侧皮质对位关系的术中透视影像与术后三维CT (3D-CT)立体影像,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和变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民 张英琪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年22卷14期 1256-1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股骨干内侧皮质在外下方承托头颈骨块内侧皮质)的概念,并探讨其对内固定影像学与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 2013年6月采用头髓钉(PFNA-Ⅱ或gamma-3)治疗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双 张世民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年21卷1期 5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组合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力学稳定性. 方法 采用27个Synbone人造股骨,先按照AO/OTA分类制作成不稳定型(31-A2.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再在正、侧位X线片上,按照前内侧皮质对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阳阳 常宝生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6期 1156-11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内侧柱的支撑能力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10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侧柱支撑重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其中A组患者48例,均接受肱骨近端内侧骨皮质解剖复位以重建内侧柱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